我是刘心武(33)

2025-10-10 评论

    刘心武:是啊,很多人就这么理解,特别是被后四十回高鹗的续书给糟蹋了,连起来形成那样一个形象,其实我就觉得妙玉她是很不容易的。每个人喜欢什么都有自己的个人原因,因为我的性格就是比较孤僻,不合群,我为自己的个性问题在人生当中遭受到好多挫折。其实说到底的话,外包装可能是觉得政治性或者是社会性的,其实就是性格悲剧!其实我觉得自己没有恶意,也挺好的,但是人家就觉得你,德行,是吧?所以现在我就觉得从妙玉这面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喜欢她并不等于说我就觉得她是一个正面形象或者是一个应该去学习的楷模,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觉得曹雪芹对这个生命的解释,让我觉得最能接受。她的全部的优点、缺点、弱点,就像那个邢岫烟批评她,“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尼不尼”,这是很尖刻的批评。但是妙玉身上有很多闪光的东西,因此我对自己也有一份自尊,一份自信,一份自爱。
    主持人:我想问的就是,妙玉身上的什么东西让您如此喜欢和敬重?
    刘心武:因为从书里描写她具体的出身、后来的生存状态来说的话,她保持一种个人尊严是很困难的,可是她保持下来了。比如说她已经到京城了,师父圆寂了,师父又不让她回南方,贾府要请她,她要求你下帖子,你可以说她拿架子,你不下帖子,你这个权贵之门以势压人,我不去。再比如说她接待贾母,贾母第一句就说“我不吃六安茶”,她是老祖宗嘛,她说话就可以爱怎么说怎么说,最慈祥的话和最专制的话,她想说她就说,妙玉就敢软顶她。而且妙玉早就防着她这点,这是妙玉聪明之处,我觉得很厉害。另外像林黛玉,谁敢说林黛玉俗呢?你说林黛玉小心眼、体弱多病,你敢说林黛玉俗?她还俗?但妙玉就不客气,点一句,“你是个大俗人”,不是一般的俗。这就是直来直去的语言,在社会交往中敢使用这样的一种语言直抒心臆很不容易。所以我觉得妙玉的为人处事,她有一个前提,她在维护自尊和自爱的前提下,她并不去妨碍别人。她对别人没有进攻性,没有侵略性,甚至于根据我的探佚,她后来还能够去救助别人,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生命存在应该容纳。我呼吁我们社会要容纳怪人,要容纳社会边缘人,要容纳性格孤僻的人,要容纳内向的人,要容纳说话难听的人。
    主持人:我先代表您的反对者问您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您进行的这种原型研究,在历史中去找寻人物来跟小说中的人物做对比,这样就使得您整个的研究带有了一种侦探小说的色彩,所以有些人质疑您,说您是不是在编故事?您是不是把您当作家的、写小说的才能给用在了学术研究上?对此您怎么看?
    刘心武:我觉得他产生这样的想法,作出这样的评论是他的事,我不一定非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再去寻找一个答案,因为我这个事已经做成了,我就是这么做的。我觉得现在实际上所有《红楼梦》研究者都遇到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真实可靠的历史记载的欠缺。这是我们大家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包括曹雪芹究竟是不是《红楼梦》的作者,起码最近出了两本书,其中一本书的作者他就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可能是曹雪芹的父亲,但是曹?是不是曹雪芹的父亲,也仍然没有过硬的史料能够鉴定这一点。还有一个人士,他主动把书寄给了我,他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洪〖FJF〗澳〖FJJ〗,就是写《长生殿》的那个作者,都能够举出不少的旁证。所以我觉得都应该尊重,虽然我是站在《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样一个立场上,从这点出发来研究的,但是我很尊重人家的不同的看法。所以我觉得有人认为就是说我这个跟他不一样,我属于编故事,怎么怎么样,那我觉得他可以有这种看法,就好像我觉得,那个人说是洪〖FJF〗澳〖FJJ〗,他也找些根据,我觉得他可以有他的看法。在一个社会上,对一个事物有多种多样的看法,供大家去选择,这个社会不才是一个和谐社会吗?
    主持人:我不知道为什么您会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这个人物,当成一个解读《红楼梦》的钥匙?
    刘心武:这有两个原因,有一个是非常私密的原因。我呢,你看我坐在这儿,基本上我自己的定位就是我是个北京人,因为我八岁到北京的,然后我就没离开过这个城市,短期出去访问不算,我就定居在这儿了。但是我的诞生地是四川成都,四川成都什么街呢?育婴堂街,什么叫育婴堂?育婴堂就是养生堂。我不是养生堂的弃婴啊,我不是。(笑声)但是在抗战时期,我们当时的经济条件比较差,那条街房子租起来比较便宜,我母亲当时很艰苦地在那儿,都不是到医院把我生下来的,是在家里面,请一个人把我接生出来的,所以我生在育婴堂街。因此我阅读《红楼梦》文本的时候,发现秦可卿是养生堂抱来的,我就跟别的读者不太一样,我就比较敏感,这当然是一个太私密的原因了。所以,从小我读到这儿就有一个心理反应,哎哟,养生堂,因为我母亲多次跟我说,育婴堂就是养生堂,这是一个原因。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