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敕令:擢孙元化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东江,有援辽之责,并相机收复被金虏侵占的金、海、复、盖四州。
孙元化似乎并不十分乐意,竟上疏辞谢,说:
……今日大势,恢复四州,进而收回辽东,宜从广宁进取。一旦去累年所备器甲、所练营伍、所抚士民、所修城堡,而往一无可倚之蓬莱,何以立功?况且登、莱阻海,往来不便,军机缓急,风汛难恃,接济调拨俱不易行……
不要说内阁其他大学士,就连周延儒心机这么灵活的人,也觉得孙元化不知好歹、不识抬举:以举人出身而骤升封疆大吏,历数前朝,直若凤毛麟角!不是皇上励精图治、破格提拔,哪有这样的鸿运!
孙元化的奏折不准。敕令六月底前赴登州上任。
“大人!来了!”中军官管惟诚喊了一声,原登州镇总兵官、现任登莱副总兵官张可大站在涌月亭,顺着中军指示的方向,回首西北望:
通体赭红、拔海而起的丹崖山侧,朱碧辉映的蓬莱阁下,绿波滚滚,白浪点点,长岛、庙岛、大小黑山诸岛重重叠叠,直铺到大海尽处,与钢灰色的云层相连。海天之间,突然升上一片如林的樯帆,无边无际的斑斓色彩古怪地乱飞,闪烁的光点刺得人眼痛,海面掀起了一团撼山摇岳的飓风,天外饱含暴风雷霆的乌云,向登州扑来了!
张可大定定神,驱去心头这不祥的幻觉。他明知那色彩是飞动的旌旗,亮点不过是刀枪铁器的反光。而且孙巡抚率军不过八千,连同各营家眷、辎重军资,最多二百艘大船。返身巡视,他的陆师水师一万余名官兵都在这里!水城的城墙头、平浪台上、水门水闸两旁,密密麻麻排满了他们的队列,就连那道由天然巨石堆砌而成的长长的防波堤上,也有一列举着五色旌旗带着鼓号乐器迎候巡抚大人的仪仗队!……不过,那队形可不怎么像样!他一扭脸,叫道:
“中军!传令仪仗,少时抚院进关,他们如果还是这副屌样,我就揭了他们的皮!”
管惟诚领命,着人飞跑传话。
张可大轻轻吁了口气,出涌月亭,侍从亲兵簇拥着他快步走向码头。那里已用席棚彩帛红花搭了一座接官亭,在蓝海绿树白墙环抱中格外鲜艳夺目。登州莱州所属州县各官都已集齐。迎接上司的礼节,朝廷本有定制,但张可大这次格外精心布置,超出了常规,也超出了他一向的习惯。
孙元化,他久闻其名。这次天下勤王兵马齐集京畿,他却总没有机会与孙元化相遇。不能说张可大对孙元化的战绩功劳不钦佩,但是,得知孙元化出任登莱巡抚的那一刻,他心里突然冒出一股愤懑。由于登莱巡抚的设置,登州降为副总兵镇,他只得以总兵衔任副总兵职。无端降了一级,吃粮领饷甲马军资跟着靠后一步,别说张可大自己,就是各营营官又有谁能服这口气?
都说孙元化长期供职关外,训练出一支悍勇善战的辽东兵,难道就一定强过登州兵?孙巡抚就一定强过张总镇?张总镇世袭南京羽林左卫千户,怎么说也是武将世家!孙抚院呢!听说是个文人,连进士都没考中,只凭了西洋炮和炮台,就弄上个巡抚,不知他走的是什么路子,竟然混上了这么个肥缺!
所以,说是迎候巡抚上任,多少人肚里都存着个比试的心思,尽力收拾打扮,使军威雄壮,让他们瞧瞧登州兵!
“轰隆!”“轰隆!”“轰隆!”海上三团强烈的光亮之后,三声巨响震得地皮发抖,人们被这震耳的轰鸣惊得变色。海上的庞大船队,如展翅大雁排开队形,缓缓驶近,用他们特有的红夷大炮向登州致意。
“嗵!”“嗵!”“嗵!”水城东西两炮台的佛朗机同时开炮,对客人们表示欢迎,相形之下,未免失色。幸而防波堤上长号、喇叭、金鼓震天价响起来,客船上的皮鼓、铜锣、觱篥、螺号与岸边相呼应,使迎候的气氛骤然添了喜庆之色。
两条苍山船打着红色蓝边的清道旗驶在最前面,后随着四艘金鼓船,飞扬着七尺见方、缨头雉尾珠珞的素黄色金鼓旗。之后,前营旗号出现了,二十艘高大如活动城垒的福船排成雁翅缓缓驶来,船上大桅旗和五色五方旗迎风招展;前营两翅再分左右,飘动着左营和右营的大旗;左右两营侧翼的相交处又排开雁翅人字,是后营船队。后营之后,人字排列跟进的便是家眷船、辎重军资船,虽杂但丝毫不乱。在前后左右营环绕的菱形中心,中军营的大旗淹没在一片五色旗帜的海洋之中。想必那就是孙巡抚的帅船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