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再问柳璀是否同意,站起来,走到厨房去关照什么。“新来的小阿姨手艺不错,我已经让她准备晚餐,好好做几个菜,我怕你一直没好好吃饭。这个风沙天,帮我留了贵客。”
宜昌之行
母亲的敏感总是如此:开始令人不快,最后证明大有道理。一大早,柳璀就醒了,直接回家收拾了几样衣物,拔了三个电话:一个订票,一个给研究所告假,一个告诉李路生,就直接提着小旅行箱上机场。
刮了一天一夜的风沙停了,整个世界阳光普照,大家都忘了昨天的埋怨。飞机很顺利,正点到宜昌。机场外已有一辆雪亮的黑色奥迪轿车等着她,但是不见李路生。来机场接她的是公司的办公室阚主任。说是李路生刚好赶到北京去,有个紧急会议,临时非去不可。无法电话通知,因为夫人的飞机也正在北京起飞。
他们恰好在空中错开,或许她朝窗外看,正好看到李路生的公司小喷气式机从空中飞过。
主任说他把李总送走时,李总就让他留在机场准备接夫人,代为致歉。
这主任看上去最多三十过一点,做事周到,说话清晰,给人干练的印象。个儿虽有些矮,但是皮肤光润,一身银灰色西服毕挺,戴副无框眼镜,样子活像个香港金融界敬业的门市经理。
从宜昌机场到大坝,高速公路的两旁绿树浓荫,不象是这几年刚栽的。柳璀刚想问,主任就说:“选了速生树种,三年就成荫了。”
到了大坝工程区,公路两旁竟然是樱花满枝,一片灿烂,连地上也一路缤纷,落下厚厚一层花瓣。
阚主任一边指点,一边介绍,“李总一开始就坚持先做旅游的景点:先建花园工地,才成绿色工程。当时我们还不理解,以为是花架子。李总当时为建路绿化的先期投资,在总部里争论很激烈,一直争到中央去。现在证明他完全正确!”
“是吗?!”柳璀还不知道李路生弄出这样的争论。他从来没有对她讲过,看来他不是很想对她说。
主任感叹说,“高瞻远瞩!”他告诉柳璀,现在库区每年接待几百万游客,大部分都到建坝工地参观,旅游业收入还是小事,工程形象,工地气氛,大不一样。早晚要做环境,像以前那样搭工棚上马,等完工再美化,就走错了棋。
“在现代社会,形象就是实质。”主任说,“李总比任何人都先看到这一着。”
汽车在江北就看到远远耸立的总部大楼和二十五层的宾馆。从特地修建的公路桥上快速驰过,他们来到坝区的五星级宾馆。柳璀还来不及看,这个主任的赞美就灌了她一耳朵。
阚主任把柳璀一直送到顶层房间,他说,“隔壁是总统套间,不好开,李总让我请夫人原谅。”
这话不值得回答,这个套间已经是太好了,就算是外交部长套间吧,有两张三人座的沙发,一张桌子靠墙,落地台灯、壁灯和柜子都精致典雅,里屋有一张桌子横在大床与窗之间,所有的桌椅都有雕花,几乎是上海头等旅馆的式样,还有一盘新鲜水果。墙几乎空白,只有床档头上挂着一幅巫山神女峰的黑白摄影。
拉开落地窗,横断整个大江的大坝工地出现在眼前,施工机械在切割山岭,载重卡车在坝顶上来回行驶,工地上除了刺眼的电焊光,几乎看不到人的活动。有一幅醒目的标语挂在永久船闸六闸首:“看昨天为落后,视精品为合格。”整个工作安排得像一个棋盘,浩瀚的长江在这宽阔的江面被拦住三分之二。
主任看到她这么着迷,也走到窗前。他骄傲地说:“报上都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工程。可是李总不让这么说,认为这种话没有根据。况且自吹自大没有任何好处,树大招风。”
柳璀回过身来,这人对李路生充满祟拜的口吻,不像是装的。不过她也没有想到李路生有这种心机,还会处理宣传口径之类的事。在美国学了工程规划管理的人才,管这种事未免学非所用。
主任没有注意到柳璀的表情,继续他的赞美。
他说李总强调库区每个地方,每个峡岸,都标明首期淹没海拔145米水位线,以及最后淹没的海拔175米水位线。当时许多人反对,说这是给“反三峡派”提供炮弹,看着三峡美景有多少会消失。李总说,不标反而让人更加疑心重重。现在这两排标记,也成为川江一景!都说三峡决策透明,令人尊敬并且放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