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若隔世(8)

2025-10-10 评论

  当然,我只是心里这么想,嘴巴上却没说。
  苗军家的房子是“三拐弯”,现在看来很小,当时感觉很大。新楼。在湖南路,十七冶医院旁边。屋子收拾得非常干净。一尘不染。最让我惊奇的,是他家居然有一架钢琴。立式钢琴。靠墙摆着。因为喜欢音乐,所以我对此很好奇。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公家才有钢琴。怎么私人家里也有钢琴呢?
  我对钢琴表现出了兴趣。
  苗军的母亲明察秋毫,问我:你会弹吗?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摇头,说不会,但识谱。
  “你识谱?”他母亲显然非常吃惊,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会简谱还是五线谱?”她问。
  “简谱。”我说。接着,又补充:“但我能把五线谱翻译成简谱。”
  她好像不相信,或者是想证明她的相信,随手从钢琴上拿了一本《战地新歌》,翻开,递给我。我立刻唱了出来。唱乐谱,不是唱歌词。不是唱不了歌词,而是为了证明我确实“识谱”。
  苗军母亲对我的态度更加热情了一些。具体表现就是脸上的微笑放大,眼睛比头先明亮,少了居高临下的客气,多了平等的友善,而且,整个身体也离我近了一些,我味见了她身上令人心跳的香味。
  我这才发现,她是位很好看的女人,比我们学校的音乐老师还好看。
  她问我是怎么识谱的。我说是自学的。她问我是怎么自学的。我说家里有个凤凰琴,我小时候就喜欢玩,所以从凤凰琴上学会了音阶,最近,又专门买了《怎样识简谱》和《怎样识五线谱》,所以就识谱了。
  我说完,阿姨先是看着苗军,然后叹气,最后对我说:你很有天赋,应该正经学一样乐器,凤凰琴算不上乐器。
  我没说话,心里想,我倒是想啊,可得有乐器啊,我倒看上了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场里面成列的小提琴,但买不起啊。父母给我奶油糖和零花钱没问题,但花几十元上百元买小提琴不可能。这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我知道我家里的经济状况,所以,这个要求连提都没有提。但是,这些话我能对苗军的母亲讲吗?
  在我发愣的时候,阿姨已经打开钢琴,苗军也魔术般地握了一把小提琴。他们开始合奏。曲目是《八月桂花香》。
  我惊呆了。
  我被震撼了。
  我兴奋极了。
  我不知道苗军居然会拉小提琴。而且拉得这么好。能拉出一首完整的歌曲。并且这首歌曲在他母亲钢琴的伴奏下显得是那么的动听。比收音机上的还动听!
  我非常羡慕苗军。除了羡慕之外,还微微有一些自卑。甚至无地自容。人家小提琴拉的这么好都没有人知道,而我仅仅只是识谱居然还那么显摆,真惭愧。

  6
  “成就”是做给别人看的,也是别人的评价,但天长日久,把别人当成镜子,天天反射,终于失去自我,与别人的感觉一样了。于是,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遵循社会法则,不断地向上爬,感觉爬得越高“成就”越大,仿佛自己返璞归真,成了猴子,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从树根往爬到树梢,等上了树梢之后,却发现无路可走,再退回到地上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下面有太多的笑脸对着你,你不能辜负众生啊。早知如此,干嘛要费那么大的劲爬上来呢你?
  我坐在家乡的马路边打瞌睡,但并没有真的睡着,因为我清楚地看见了父亲。
  周末回当涂,我向父亲暗示我想学乐器。父亲点点头,表示他知道了,或者表示赞同,但是没说话,摸摸我的头,又叹口气。
  我理解父亲的难处,把话岔开,再没提这件事情。我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谁知仅仅过了两天,父亲就来了,带来一把二胡。
  这是一把旧二胡。但质量不错。红木。提在手上蛮重。顶端雕有龙头。龙头是黄杨木雕琢。可惜已经残缺。
  “借的。”父亲说。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好像非常抱歉。
  说实话,这不是我想要的“乐器”。我最想要的乐器是手风琴,其次是小提琴。哪怕是旧的手风琴或旧的小提琴。借的也行。至于钢琴,我不是不喜欢,而是根本不敢想。
  尽管如此,我还是表现出欢天喜地的样子。
  我的表现不完全是安慰父亲,也确实很喜欢。毕竟,二胡也是乐器,起码相对于凤凰琴来说是乐器。好过没有。
  我开始勤学苦练。几乎到了着魔的程度。我一开始就追求正规。严格按照书本上的提示先练空弦,再拉音阶,最后拉练习曲,并且不断地按照书本对着镜子调整自己的动作和姿势,向一切会拉二胡的人虚心求教。为了不影响旁人,我用一根铅笔做琴码,这样二胡发出的声音就很小,但练习效果却不受影响。另外,我还创造性地做了一块与琴杆至琴弦之间尺寸一致的练习板,带在身上,随时练习指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