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5)

2025-10-10 评论

  黄鑫龙离开脚手架施工队之后好长一段时间,肖仲明都觉得对不起朋友,他认为如果黄鑫龙不上脚手架,而是留在工棚做饭,那么就不会与基建工程兵接触,不会直接被这些基建工程兵退伍兵称做"老百姓",因此也就不会离开施工队了。所以,黄鑫龙的离开他有一定的责任。可是,黄鑫龙自己却从来没有这么想。他认为,基建工程兵称呼他"老百姓"只是他离开施工队的导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他对深圳的认识。
  通过几个月的特区生活,黄鑫龙对深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国家之所以在深圳建立特区,主要原因是深圳挨着香港,而这一优势的最大受益不是体现在建筑施工上,更不是体现在搭脚手架上,而是体现在进出口贸易上。他甚至联想到在远房舅舅三癞子手下的那些日子。日子虽然不长,黄鑫龙却也弄清楚了三癞子是做走私的。走私是什么?黄鑫龙想,走私无非就是一种逃避关税的进出口贸易嘛。三癞子为什么能发财?黄鑫龙又想,还不是与进出口贸易有关嘛。这么七想八想,黄鑫龙就想清楚了。要想在深圳发财,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深圳特区的真正优势,而当时深圳最大的优势就是进出口贸易。于是,黄鑫龙决定离开脚手架施工队,去做进出口贸易。
  黄鑫龙决定离开施工队的时候,把想法对肖仲明说了。肖仲明听了之后,半天没有说话,掏出香烟,让黄鑫龙抽。黄鑫龙不抽,肖仲明就自己抽。边抽边想,想着黄鑫龙说做进出口贸易是假,听不得"老百姓"称呼是真。等一根烟差不多快抽完了,肖仲明也想好了,使劲地把烟掐了,放在地上,然后用脚踩住,再碾几下,说:"我上脚手架,你来做饭吧。"
  黄鑫龙有些感动,婉言谢绝,并一再强调自己真的是想出去做进出口贸易。
  肖仲明愣愣地看着黄鑫龙。
  黄鑫龙认真地点点头。
  肖仲明劝他慎重,说:"做进出口贸易当然比扎脚手架有出息,但作为一个退伍兵,农村户口,没有学历,没有后门,上哪有机会做进出口贸易呢?"
  "事在人为。"黄鑫龙说,"机会是碰出来的。不出去碰哪里能有机会?"
  肖仲明叹气。
  黄鑫龙说:如果一辈子在这里扎脚手架,那还不如在老家当售货员呢。
  肖仲明看黄鑫龙一眼,说是啊,如果我要是能在供销社当售货员,才不出来烧饭呢。
  黄鑫龙想起一句话,一句《三国》里面曹操说过的话,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但他没有说,而是毅然决然地走了,就跟当初从老家来深圳一样。
  肖仲明的担心并非多余。黄鑫龙离开脚手架施工队之后,并没有如愿以尝地做成进出口贸易。当时做进出口生意和现在还不一样,现在谁都可以做,但当时不是,当时做外贸业务不仅需要进出口许可证,而且还需要有外汇份额,所以,凡是能做进出口贸易业务的,肯定是国营单位。而国营单位做外贸的业务人员是国家干部,黄鑫龙连城市户口都没有,身份是农民,当然没有资格做外贸业务。
  在反复经历挫折被别人拒之门外之后,黄鑫龙终于有些理解自己的远房舅舅了。
  是啊,黄鑫龙想,自己作为曾经是五好战士的退伍军人,想进入外贸系统都没门,远房舅舅三癞子是劳教释放人员,哪里有资格做正经的进出口生意呢。所以,黄鑫龙理解三癞子从事走私勾当多少也是无奈。
  但理解归理解,黄鑫龙自己做人的底线不会轻易改变。他想到过回到远房舅舅三癞子那里,甚至已经开始往那里走了,但走到半路,还是停止了脚步,掉头,往回走。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黄鑫龙也想到过回施工队。在施工队,虽然不会有出息,虽然听着基建工程兵喊自己"老百姓"不舒服,但至少吃住不用发愁。不像现在,身上的钱只出不进,每过一天就少一点,心中的底气就随之弱下去一截,搞得越来越没有底了,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太不切合实际了,想着不如先回施工队,边干边等待机会。机会有时候是等出来的,而不一定全部都是碰出来的。但是,黄鑫龙是要脸的人,当初离开施工队的时候,肖仲明就劝过他要慎重,并且还表示要把炊事员的位置让出来给他做,他不听,硬要走,现在再想回去,包工头是不是肯收留且不说,单就是这个脸,黄鑫龙就丢不起。所以,虽然想回施工队,但黄鑫龙最终并没有真回施工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