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官场(42)

2025-10-10 评论

  这样的好事情谁能拒绝?依长征心情本来就不错,加上戴向军汇报得具体生动,依长征在听的过程中,一直保持饶有兴趣的亲切的微笑,所以,戴向军以为他汇报完之后,依长征一定会像柯正勇欣然为他书写推荐信一样,给他一个爽快的答复,至少,也会当面向下面的交代,督促他们具体落实这件事情。但是,不知道是习惯,还是戴向军把条件说得太好了,好到依长征有点不相信的程度,总之,依长征并没有当场给予答复,也没有当面吩咐下面的人落实这件事情,而是仍然笑吟吟地看着戴向军,让他先回南都,等消息。
  就这样回去了?戴向军有些不甘心。但不回去又怎么样?
  戴向军在北京给柯正勇打了个长途,名义上是尊重老首长,向他汇报情况,实际上是表达疑虑,并希望柯正勇再给依长征打一个电话,烧把火,趁热把事情办了。
  柯正勇说不必,老依这人就这样,要是行,不用他再打电话也行,要是不行,他再打电话也没用,说不定反而起坏作用。
  “那我怎么办?”戴向军问。
  “什么怎么办?”柯正勇说,“他让你回来你就回来呀。”
  戴向军不说话,还是不甘心,大概是前段时间做汽车生意做顺利了,以为做任何事情都该顺利。
  “你忘了华安集团的背景了吧?”柯正勇第一次正式批评戴向军,“你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吗?你以为凭我一封推荐信和你一番话老依就把你招在旗下?就不允许人家有个调查?你看着把,现在你没有回来,说不定人家已经在看你档案了。”
  听了柯正勇的批评,戴向军非但没有不高兴,相反,心情好起来,因为如果真像柯秘书长说的那样,华安集团已经在调查他,那就是好事情,就说明他的汇报打动依长征了,说明依总打算接纳他了,而如果是这样,那么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因为戴向军自己知道,他的档案没有任何问题。
  果然,戴向军刚刚回到南都,柯正勇就呼他。说依长征已经给他打电话了,同意天安公司挂靠在华安名下,但戴向军的人事关系必须迁到华安系统来,如果没有问题,你再回北京,办理相关的手续。
  就这样,戴向军到达南都后并没有进市内,只是在机场给柯正勇回了一个传呼,又立刻买票飞回北京。
  有了华安集团的红头文件,加上丁有刚做内应,柯秘书长又侧面关心了一下,戴向军顺利地注册了南都天安公司,并且拿到了寻呼台的经营许可证,获得了电信批准的台号和寻呼中继线路。同时,他个人的干部人事关系随档案一起从公安系统落到了华安集团,准确地说,是落到了华安背后那个神秘的系统当中。本来对他抱有成见的证照中心主任和同事对他的态度又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仅开了一个热情的欢送会,而且在他离开证照中心之后的好长时间内,原单位对他都有一些神奇的传说。传说之一是说他有后台,并且不是瞎传,而是有根有据,连他那个远房二叔叔叫什么名字和在哪个部队担任什么职务都说清楚了,只不过大家对这个有根有据的传说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正,没有把当年的二秃子说成是戴向军远房二叔叔,而直接说成是他父亲,所以他才能相当有背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传说之二说戴向军原本就是某系统的,是该系统派到他们这里调查一桩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大案子的,现在任务完成了,所以就回去了,至于是什么大案子,当然属于国家特级机密,没有人知道,因此就更加神秘。这些传说后来通过某种途径传回到戴向军耳朵里,连他自己都觉得离奇。但是,戴向军没有做任何评论和解释,他忙着呢,哪有闲工夫管这些事情。
  事实上,天安公司的启步阶段并不顺利,最大难题是资金不足。不错,戴向军靠与陈四宝一起买批文做汽车生意确实赚了一些钱,具体地说是赚了六百多万人民币,这些钱在当时是个相当大的数目,那时侯形容一个人有钱常常以万元计,说某人有钱,最常见的说法是“万元户”,而戴向军所赚的钱差不多相当于六百个“万元户”呢,还不是相当有钱吗?所以,作为个人戴向军确实是相当的有钱了,可如果作为一个企业,那又是相当的没钱,不说别的,单单就是建设或购买一个现成的公司办公楼兼工作场所,没有上千万的资金就根本不用谈,更别说里面的设备和人员开销等等,所以,天安公司其实还没有正式运转,就已经发生财务危机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