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耀和话音刚落,会场上就低声议论开了。坐在一旁的蒋开盛低声对旁边的舒副书记说:“简直是奇谈怪论,这叫什么办法,肯定行不通,涉及到全县那么多人的切身利益,凭什么叫大家勒紧裤带,拿出钱来为他树碑立传,损害群众利益,这叫集资修路?简直是强权政治!”
舒达低声说:“你发言嘛!怕什么!”蒋开盛瞪了舒达一眼,低下头。裘耀和坐了下来,看着蒋开盛和舒达,说:“二位可以大声发表意见,说出来供大家讨论嘛!”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舒达和蒋开盛身上,会场再次静了下来。
“大家都不吭声,我也不强求你们,当然,你们肯定有许多想法,要大家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来,我真的也有些于心不忍,可是没办法,谁叫我们在石杨县当领导呢!当领导就是要为人民办事,就是要付出,而不是当官做老爷。”
裘耀和的目光果断而坚定,“我只能说允许你们保留各自个人的看法,这事也不需要表决,我也不强求你们统一思想,但是我看准了的事,就要干。”裘耀和啪地合上笔记本,刚要站起来,又说,“这件事既然定了,就一定要坚决执行,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按工资表上的人头和工资额,按10%扣除,在座的领导,首先从我开始,带头执行。随后是在座的各位,各乡镇、各部委办局,一把手带头。谁违反了,后果自负!”
也许裘耀和只是为了解决石杨县150多万人民的出行和石杨县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建设,采取扣职工工资来修路的办法,并没过多地考虑以后的影响和后果,他更没有想到这件事给他的人生带来多大的麻烦和影响。
无论怎么说,我们都必须肯定裘耀和的勇气和魄力,赞扬他的无私无畏精神,和那些不作为,只想当官的人相比,像裘耀和这样的领导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就在常委和县长联席会即将结束时,裘耀和接到电话,他一看号码,便知这是公安局长王光明打来的,随即宣布散会。王光明在电话里说:“裘书记,周颖的下落查到了。”裘耀和迫不及待地问:“在哪儿?”
“在县城西北郊旧磷肥厂的厂房里。”王光明焦急地说,“那里自从磷肥厂和县化肥厂合并之后,厂房一直空着,平时连一个人也没有。据侦查,有3名绑匪在看守周颖,到底是什么人指使的,现在还没有弄清楚。”
“你们立即研究营救周颖方案,同时要尽快把厂房控制起来,千万不能让他们发觉任何迹象,将周颖转移!”裘耀和一边往外走一边对着手机说,“老王,你们尽快拿出方案,我马上过来。”
这几天来,裘耀和的心里一直在想着耿直和周颖的事,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耿直和周颖的事就和石杨县的某些重大问题有着重要的联系。想到周颖被绑架,他心里又总是带有几分自责,毕竟周颖是在向他告状时,在他眼皮底下,在眨眼之间失踪的,如果说周颖有什么闪失,他将无法面对耿直和她的亲人,甚至他会愧疚一辈子的。所以他一定要亲临现场,亲自指挥这场解救绑架案,并且要亲自查清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包天,目无法纪。
裘耀和来到公安局,王光明单独向他汇报了解救周颖的具体方案。
随后,一辆辆警车吼叫着,穿过县城,朝西北方向驶去。磷肥厂虽然在郊外,但汽车不过10多分钟就赶到了。接着王光明指挥12名狙击手堵住厂区所有通道口。据侦查,绑匪主要活动地点在主厂房里,厂房有一楼主楼、二层生产房以及三层主机房以及检验、防护区,此外还有一个百米高的烟囱。如此大的厂房,藏着几个人,要想找到,是有一定难度的。王光明指挥宣传组拉上临时广播线,架上3只喇叭,立即开始喊话,宣传党的政策,可是喊了半天,不见一点动静。与此同时,王光明组织人员从外围搜查,缩小包围圈,一楼大厅很快就搜查结束,武警人员围至二层楼房的通道口。王光明亲自喊话,仍没有任何动静,裘耀和问:“侦查是否有失误,或者说,侦查后绑匪是否逃离现场。”
王光明说:“侦查后的那段时间,这里一直有3名武警守着,证明他们并没有逃离。”就在这时,王光明手机响了,他急忙打开机,“喂……我是王光明,你是谁?”
“告诉你,王光明,你是不可能抓到我们的。”“你是谁?”王光明问,“那你们总有个条件和目的吧!”“我们的条件很简单,恐怕你做不到!”“你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