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老太(66)

2025-10-10 评论

    胡长海确实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的多年闭着的眼睛,现在闪闪放光了!这个受梆子井村庄稼人拥戴的领袖人物,重新抖擞起精神来了!
    “四清”运动中,他被斗得死去活来,没有弄出一分钱一斤粮的问题。临近“四清”运动结束时,工作队长说运动“考验”出他是“比较好的干部”,要他继续革命。他说他再经不起拳头和唾沫的“考验”了,当不了支书。直至工作队长用开除党籍来威胁,他才松了口。胡长海留任支书后,还没来得及开一次支委会,“文革”开火了,造反派们要夺权了。他拍手大笑,拱拳作揖:“不用抢不要夺,这权我还没掌稳哩!谁要谁拿去……”
    前年整党时,公社里要他当支书……仍然是在以处分相加的压力下,他又当上了。他当是当上了支书,实际跟没当一样。他整天在地里出工,偶尔被梆子老太(66)叫去开会,他低头蹲到散会,总是不哼一声。他冷漠地看着梆子老太(66)在村巷里奔走呼号……
    “支书,公社里布置批林批孔……”
    “你领着人去批吧!我记性不好……”
    “公社明天要汇报,开了几回批判会,写下多少批判稿……”
    “你去汇报吧!我感冒咧……”
    他把梆子老太(66)从眼前支使开,自己就又扛起家活下地去了。
    他心灰意冷……待他从“四清”运动骤然而起的冰雹中苏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是被这场雹灾彻底击倒的前大队长胡振武。他和振武从土改干到一九六六年春天,人称梆子井的“左右手”,他比他更惨,一巴掌给抽到敌对阵营里去了……每当他看见振武脊背上背着打×的白布块,在村巷里扫街道,在田地里担稀粪,在河滩里扛石头,和那个老地主胡大头一起做惩罚性劳动,心里就不寒而栗!太令人伤情了啊!他的老婆一天三次给他敲警钟:“你大公无私!你一心为社员!你……振武的下场等着你哩!”
    他冷眼看着梆子老太(66)东奔西颠,唾沫飞溅,而不予理睬。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多嘴多舌的女人放到眼里。那纯粹是一个既没有本事,也没有德行的人;怎能指望一个既无本事而且心术不正的人办出有益于社会和群众的事来?
    他和景荣老五年龄相仿,他和年轻的伙伴们从黄家讫载把她用花轿给景荣老五抬回来,在一个村庄里生活了几十年了,他不知她的什么秉性呢!作为一般妇女,她有令人同情的生理缺陷,谁也不能因此下看她,这是普通常识。作为一般社员,她心眼窄些,有点“盼人穷”的毛病,也坏不了梆子井任何人的任何事,须知旁人是无法“盼”得“穷”的嘛!可是,梆子老太(66)一登上梆子井的权力宝座,这个女人一下子变得非同小可,搅得四处不安了!
    他决计不跟她共事。她喊她叫,他只是不在乎地笑笑。他不屑于跟她去辩争——揭露和排除这样一个女人能费多大劲嘛!问题在于:时势不对。时势正在把这个昏头昏脑的女人轰抬起来,竟然登上县和地区的讲台了……他能跟她争执什么呢?
    “我来当组长。”胡长海重复一遍,毫不拖泥带水,过去的那种干练的办事作风又显现出来,“领导小组三个人,还有你和大队长。”
    梆子老太(66)本想一口回绝:不当!不当你的什么平反领导小组成员!要她给那些人去平反,那不是让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想想,即使她不当,平反工作还是要进行的,反倒失去了监督胡长海他们的机会。她终于没有应声,算是默认了。
    “下设专案组,拟定七个人。”胡长海继续说,“工作量大!咱们小小的梆子井,粗略算一算,两场运动(‘四清’加上‘文革’)中需要复查的人,不下二十个!当然,有些人的案子简单些……”
    “专案组的七个人都是谁呢?”梆子老太(66)问。领导小组的三个成员,是由支部、大队管委会和贫协三家的头头组成,各代表一方。专案组物色的什么人呢?胡长海肯定会把他的人手安插进去。她准备在这个问题上不作退让。
    “专案组的成员,一要公道,二要有点文化。”胡长海说,“明天召开社员会,让大家推举。”
    “那样……”梆子老太(66)一愣,这样的选举办法,对于她所信用的那几个人,一个也选不上去。她急中生智,“我看应该先在贫下中农中间酝酿,提出人选,再放到社员会上通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