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常客接到这样的电话自然是兴奋得不得了,以前他虽然是文人,但从来没有写过小说,以为写小说是很难的事情,没想到第一次投稿就中了,根本没有像某些成名的作家说的那样艰辛,而且杂志社编辑说话客气,不说是他们照顾了天涯常客,反而说是天涯常客支持了他们杂志,这更让天涯常客感到新鲜和兴奋,情不自禁地把手机当成了麦克风,对着麦克风大声感谢了一番。
当时娃娃头也在场,所以,这一切娃娃头都清楚,而且,娃娃头也跟着天涯常客一起高兴,因为娃娃头也是热爱文学的,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说的。她这么说当然不算错,因为只要识字的人,基本上都有过阅读经历,而只要有过阅读经历的人,基本上都有过崇拜文学甚至想自己当作家的经历,因此都可以说是文学爱好者,起码曾经是文学爱好者。曾经有一位职位非常高的领导亲口对天涯常客说过,说他年轻的时候就最想当作家,但作家没当成,所以才当这么个不尴不尬的狗屁领导了。天涯常客认为那么大领导没理由讨好他一个这么小的小作家,所以他相信领导说的是真话。大领导尚且如此,大老板当然更有可能。考虑到娃娃头是大老板,肯定从小就有梦想,因为天涯常客曾经在一本书当中读到,所谓老板,就是敢于梦想并且最终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娃娃头既然已经成大老板了,那么以前肯定有过大梦想,什么梦想?
娃娃头小的时候中国还没有老板,那时候她不可能梦想自己当老板,可以推断,十有八九也是梦想当作家,所以,说娃娃头也热爱文学显然是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的。因此,娃娃头有理由跟着天涯常客一起高兴。后来,天涯常客又陆续发表了一些小说,有些还被报纸和选刊转载,这些情况,作为天涯常客曾经的老板兼文学爱好者的娃娃头也都知道,所以,当天涯常客对娃娃头说他因为要专心文学创作而提出辞职的时候,娃娃头不仅相信,而且当即表示理解和支持。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凡是有特区白领经历的人都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总经理辞职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和董事长之间产生不愉快,但是天涯常客和娃娃头之间没有不愉快,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才能保持住友谊,才能在天涯常客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流着眼泪给娃娃头打电话。
天涯常客在这个时候给娃娃头打电话,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友谊,而是因为爱情。事实上,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早就说过,男女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完全不包含爱情的友谊,尽管在今天看来,泰斗的论断有点武断,但至少在天涯常客这里还是成立的。
天涯常客从娃娃头那里辞职后,果然就没有再上其他公司任职,而是专心孜孜地搞文学创作,并且收效显著,不仅在诸如《人民文学》和《中国作家》这样顶尖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作品,而且发表的小说还多次被《小说月报》和《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后来,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竟然完成并出版了十多部长篇小说。大约是保持友谊的缘故吧,或者是文人喜欢与人共享喜悦的需要吧,天涯常客虽然早已从娃娃头的公司辞职,但一旦发表或出版新作,都不辞辛劳地亲自开车给娃娃头送去,而娃娃头也一样,见天涯常客辞职之后并没有去别的公司任职,或者说当初的辞职果然不是转型,而确实是弃商从文,自然对他也刮目相看,更加尊敬,不但每次接受天涯常客新作时都表现出爱不释手热烈祝贺的样子,而且也真的把他当成了朋友,每当公司有什么重大决策,还不忘记对天涯常客通报一声,甚至还咨询一番,仿佛天涯常客还是她公司的一员,并且是终生职员。最让天涯常客感动的,是娃娃头跟那个副总分手的时候,居然还事先听取了天涯常客的意见。尽管这种听取意见的方式和某些管理部门年终听取群众意见一样,纯粹是一种表面形式,但表面形式也好过没有,至少是提升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天涯常客对这种表面形式的第一个反应是感动,一种被对方高度信任带来的感动,然后就是激动,一种仿佛早就盼望着这一刻如今终于等到一样的激动。大约是太感动和太激动的缘故,天涯常客随口就说:其实你早该跟他分手了。
“哦,是吗?为什么?”娃娃头问。
娃娃头这样一问,竟然把天涯常客问住了。是啊,为什么?天涯常客怎么知道为什么?
“他根本就配不上你。”天涯常客说。虽然是瞎说,但在娃娃头听起来却十分顺耳。后来,许多日子之后,当天涯常客回忆当初这段对话的时候,竟然发觉这是他当时所能说的最得体最贴切的话。于是,爱做结论的天涯常客又得出结论:真理往往是脱口而出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