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是这样,即使是秋牵着她的小狗在台上走一走,也足以使台下静如止水。
演出全部结束后,我们有点像夜宿枝头的鸟受了惊动,飞入夜空,昏头昏脑的。
当人群如潮水退去时,眼前的情景便将我们拉到了一种糟糕的心情里:场地上,一片狼藉。
当时,月上中天。月光下,满场东倒西歪的桌凳,像瘟疫过后满地倒毙的驴马和猫狗。
谢百三傻了。
马水清也呆了。
就别说丢失和损坏了,单将这些桌凳搬回教室,就是件很艰巨的事情。
汪奇涵站在场地边上看了看,一言未发,扔下一枚发红的烟蒂,走了。
一帮混蛋都回宿舍“挺尸”去了,当谢百三叫他们去场地搬桌凳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没有把桌凳搬出来。”谢百三就差跪在地上求这帮混蛋了。
马水清挨个找了那些班长,半提醒半恐吓:“这些教室的门可是你们自己打开的!”
那些班长没法,只好叫了班上几个能叫得动的同学来到场地上。各班的桌凳都混在一起,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将它们区分开来。几支手电如鬼火一般在场地上晃来晃去,不时地听到一声:“这是我们班的桌子!”“这是我们班的凳子!”
谢百三自感罪孽深重,不停顿地搬运着。
马水清也空前地肯卖力气,但搬运的样子极难看,身子弯得像只大虾。
刘汉林捅了捅我,“你看那是谁?”
秋来了。她正扛着一只小凳,跟在谢百三的身后。两只小狗前前后后地绕于她的脚下。秋帮我们搬运了很长时间,直到那位团长三番五次地叫她回去休息,她才离开。
秋走后,我们又搬运了一会儿,一个个觉得身体疲乏之极。马水清说:“回宿舍歇一会儿再搬吧!”
除了谢百三,我们都先回了宿舍。说是歇一会儿,一躺倒就再也醒不来了。直到白麻子敲响了起床的钟声,我们才突然惊醒。揉揉惺忪的双眼,我们赶紧跑往场地。
太阳初升,谢百三还在搬运剩下的桌凳。他的动作很慢,显然已经疲惫不堪。我们走到他跟前时,只见他两眼红红的,脸上满是白霜一样的汗迹。
秋起来了,正在帮他一起搬……
第三节
马戏团没有很快离去。在外开会的镇长杜长明打回一个电话,说他过两天就要回来,且将马戏团留住,到时让马戏团再演出一场。
马戏团的人依然还住在教室里。他们一个个很消闲,或在校园里到处转悠,或去逛小镇,要不就到河边钓鱼去。课间,学生们总爱往那些笼子跟前跑,拔了些青草或抓了几块糖去逗那些动物们玩。
我们几个则做出无所事事的样子,常从马戏团歇息的那间大教室门口、窗前经过,然后朝屋里瞧。马戏团的人似乎很随便,男男女女地挤在一起睡,大白天的就搂在一个被窝里。那个团长竟然当着那么多眼睛,把一个女孩拉坐在自己的腿上,而那个女孩并不逃脱,微带羞涩,笑眯眯地用一只长胳膊绕住他的脖子。几个年轻教师也装得无所事事的样子从这里经过,然后走到一边议论:“艺人嘛,就这样子的。”“常年漂流,也是自然的事情。”
秋却尽量待在户外。她独自一人牵着她的小狗,坐在庄稼地或小河边上,一坐就是半天。她到我们的宿舍来过两回,但都不肯进屋,只是在门外站着。她想知道谢百三受了怎样的处分。当她得知谢百三给马水清洗碗,马水清代谢百三一口气写了三张纸的检查并掏钱赔了两张损坏的桌子,汪奇涵总算放过谢百三之后,便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并朝我们笑了笑。
我们几个总愿意看到秋。这些日子,谢百三更愿意做仆。他不光一天三顿代马水清洗碗,还给我洗了两回,甚至还帮刘汉林洗了一回。
这天晚上我们从宿舍往教室去上晚自习,远远地见到秋与谢百三在树下讲话,马水清用手指了指,我们嗷了一声便跑进教室。
我们都无心看书学习,几个人挤一块瞎聊天。马水清挖苦我们的数学老师:“江蛮子,性子太慢,有一回他穿在身上的棉袄被火烧着了,他不去扑火,却慢条斯理地问:”啧啧,这火是从哪儿来的呢?‘“
姚三船牙缺了一角,像害臊的女孩用手遮在嘴上说话:“我读小学时,语文老师叫杨大痴子,兄弟合住一幢屋子,两人处得不好,他拿了一把锯子爬上屋,把七根檩条拦腰锯断了,说这是老子留下的屋,有他一半。”刘汉林才把他的小学校长贬了一半,谢百三神色慌张地跑进来,“你们快跟我来,那个团长欺负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