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黑瓦(90)

2025-10-10 评论

  我走到了离她好几步远的地方。我需要距离,足够的距离。
  只有距离才能够使我获得轻松。
  到达县城的船码头时,我遇到了同村的―个人,他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大声地说:“我明天回去!”然后,显出一番匆忙的样子,沿了大街直往前走,走出去几百米都没有回头,但心里在不住地想:她走在我后面吗?在拐弯的地方,我向后一瞥,却是满街的陌生行人。驻足拐弯处,我久久地四下张望,也未见到她的踪影。
  第二天下午,我未进入船舱去占座位,而是直接去了船艄。
  我做出一副观望城边大河景色的样子,但目光却不时地去瞟一下船码头。直到轮船离开码头,我也未能见到陶卉。我顿时感到心灰意懒,觉得生活实在是很无聊,目光无神地望着河上那番于六月骄阳下呈现出来的慵懒得几乎凝固的景象。轮船拐了―个弯,将船艄完全暴露在炎炎阳光下。像是赌气似的,我不进船舱,挺在阳光里,让它任意地恶毒地曝晒着我。我被晒得昏昏沉沉的,直想瘫软在甲板上睡它一觉。但当我面对船头那个方向时,―层的舱口,却分明探出了陶卉的上半身。她头上戴了一顶新买的蔚蓝色的布凉帽,身上换了一件杏黄色的短袖衫。此时,她正朝船后的河面上望着。我伏在船艄后的栏杆上,紧闭了双眼,耳边直听见船后的水翻动出的喧闹声。
  轮船在路上碰撞了一只渔船,发生了争执,耽搁了一些时候,回到油麻地镇时,已灯火点点。
  第二节
  于今想起,我在红瓦房的最后时光里,情绪极不稳定,并且是混乱不清的。从城里回来后的最初两天,我从早到晚,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弄得马水清他们几个莫名其妙。但很快我就跌入低沉、自卑,并且被一种卑下而深刻的妒意弄得心神不宁,身心疲惫不堪。造成这种状况的全部原因是:杜长明来油麻地中学观看文艺宣传队的节目。
  如果抛开纯粹个人的情绪,杜长明应是我青年时代所崇拜的形象。此人身材魁梧,面目威严,言谈与行为举止所显示出的那份气魄,都是我以后的几十年生活中很少再见到的。这是如滚滚洪流的人群中―个“人种”的形象。他的存在,给油麻地镇带来了莫大的光彩。当我日后面对上层社会里那―个又一个苍白的、灰黄的、发青的面孔,―个又―个软弱的、愚蠢的、猥琐的、连说话都说不利落的傻瓜蛋形象时,我无数次惊诧地想:像杜长明那样的人种形象,为何就不能上升到这些人现在的位置呢?我在心底里为杜长明抱了委屈:油麻地镇真是白白地糟踏了一个人种。
  杜长明要来油麻地中学看节目,是镇委会办公室打电话通知校长汪奇涵的。汪奇涵得到消息后,亲自召集文艺宣传队全体人员开会。汪奇涵平时整天脸色阴阴的,很少讲话,偶尔说―句话,那么这句话所产生的作用便是:或是在两位友人之间埋了一颗仇限的种子,或是―下子毁掉了―个人本是很光彩的形象,或是使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人―下子得以解脱。他对文艺宣传队只说了一句话:“谁出差错谁负责任!”说完话便走了,倒是邵其平一口气说了半天。
  宣传队进入了紧张的排练。屋里热,排练场便换到了荷塘边的树荫下。夏莲香她们几个―定是在闹陶卉(当然与我无关――我想),引得陶卉红着脸,扬起拳头,一边吟吟地笑,一边又做出恼了的样子去追赶她们。她又穿了那件乳白色的绸衫,于是绿林间便闪过―片一片的白色,很像春天里有―只鹤在林子里飞行。
  我坐在赵一亮身旁,很机械地拉着胡琴,心里很有点不自在。野外的排练,又面临了一片很好的景色,有几个男生就有点不专心,老爱往荷塘边上跑,去看树荫下一片凉水中那些悄然无声地游动着的小鱼,或去撵草丛里一只蚱蜢,使得邵其平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唤他们回来。其中有两个是高三班的,心想反正离走出黑瓦房的日子也不多了,就不太买账,依然一副散漫的样子,惹得邵其平发了火。他们几个就从塘边走回来,撇撇嘴,说:“不就是―个杜长明吗?!”这句话在我听来,非常过瘾,如同喊出我之心声。那几天,我就常跟他们几个混在一块儿,时不时地做出一番消极的甚至轻蔑的姿态来。我瞧见邵其平用了牛眼狠瞪了我几次。那天,一出小戏正排练到聚精会神的状态,我趁众人不注意,将一块砖头投掷到池塘里,激出“咚”的一声,并大喊一声:“鱼!”众人皆回首望池塘,并有几个情不自禁地跑向池塘,把原本认真的局面一下子给粉碎了。而我却坐到椅子上,很认真地抓着胡琴,一副“时刻准备着”的样子,身心浸泡在忽地涌泛起来的―股快感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