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120)

2025-10-10 评论

    “王书记,你说怪不怪,”马驹笑着说,“极左的东西整了他,他一提起‘放卫星’、‘四清’、和‘文化大革命’,头上就冒火。可是而今纠正这些极左的东西,他却又想不通,比如责任制……”
    “不光是你爸一个人哩!”王书记沉吟着说,“好多老同志,把责任制理解成分田单干了。这里头,有几种情况……”
    “俺爸只看见牛分户养了,土地分户种了,就怨气蛮大,说是自己几十年白干咧。”马驹说,“你说那个大锅里舀干了,再舀不下饭了,他还是舍不得把锅换了……”
    “难怪哩!”王书记冷静地分析说“一方面可以看到老同志对集体化的感情,另方面也确实是他对过去贯彻的‘左’的那些东西,一时认识不透……”
    马驹点点头。王书记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党的基层领导。他是六十年代初的高中毕业生,有文化,人也聪明,没有一般行政干部的油腔滑调。有这样的领导支持自己,他心里感到温暖,实在,便实心实意向这位可资信赖的领导人汇报自己的思想:“我在三队起初实行责任制时,俺爸坚持不让搞。我去请示你,你说可以先试办。那时光,县上的具体政策还没下达哩……地分到各户种了,牛分给各户养了,生产积极性确实高涨了。可是,问题出现了:一人分得一亩地,大家大户也不超过十亩地,顶多够一个精壮男劳力经管。好多青年闲下了,特别是夏秋两个多月的忙时一过,冬季和春季,劳力闲下了。我这时才跟德宽决定:要给劳力寻活儿干……”
    “这是个普遍出现的问题。”王书记赞同说,“你干得好。应该帮助社员搞好家庭副业,搞些队办工副业,这是改善农民经济状况的好办法。问题出在哪里呢?好多农村干部借口分地到户,撤手不管了,还说什么‘分田到户,闲了干部’。你们家里出现的矛盾,你和你爸,正好是这两种思想的代表……哈哈,我说得对不对呢?”
    马驹瞧着王书记的眼睛,笑笑,表示默认。他切实地解释说:“我开始也不大清楚,实际当中提出问题了,就得想办法解决。”
    “关键就在这儿。”王书记肯定说,“同是一个村子,一队和二队,现在没人管。说到底,还得有一班好干部。”
    “说实话,刚从部队回来那阵儿,俺爸要是给我找下司机一类工作,我会去的。”马驹如实相诉,“我在三队干了半年多,弄下这一摊子,几件事刚刚搞出个眉目,说实情,要我立马撂下走悼,还真是舍不得丢手哩!”
    “我信。”王书记深情地盯着马驹,深有同感地说,“甭说生产队,公社里也一样啊!因为实行新的农业政策,好多人不愿意在公社干了,寻组织部,人事局,闹调动。我倒是觉得公社里头工作更实际,更具体一些。咱们河西公社,我只待了两年,也觉得大有发展前途……”
    两位干部谈得很投机,互相都受到了鼓舞。“我不同意有些人说的,现在大家都是‘向钱看’。可能是‘向钱看’的人多了些,但不是全体一切人都‘向钱看’了。”王书记很有感触地说,“我们有不少党员和干部,还是实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哩!老同志有,年轻党员也有……”
    “王书记……”马驹听到这里,心里涌过一股热流,感情激动了,“这几天,去不去开汽车,离开不离开冯家滩,我也翻来覆去地想过哩!经过这一番折腾,倒是教我明白了好些事情。我爸那一辈人,跟着党,给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大家拥护他。后来的‘左尺子’把他抽怕了。六十年代,冯家滩又出来一个冯志强,在乡亲们最困难的时光,放弃大学不考,回乡来和社员们一起苦干,刚刚显出一点成绩,又给‘左尺子’抽倒了,连命也赔上了……”
    说到这里,马驹心里翻腾得厉害。见王书记正全神专注地听着,他便狠劲说出了自己的决心:“我遇到好年代了,应该实现俺爸和志强叔他们没有实现的计划……说实话,我是豁上了!”
    王书记重重地在马驹肩头拍了一巴掌,脸上显出激动的神情,大声说:“农村广大青年的出路,还在咱农村哩!国家现时还不可能把农业人口大量转变为工业人口的,有志气的共产党员,应该和乡亲们一起奋斗,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做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带头人。农村的物质丰富了,文化生活多样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好了,谁还挤进城去做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