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吧骂吧!”牛娃叹口气,似乎一下子变得没气了,“他能骂好久呢?反正我不管了。”
“伙计,我给你说,开庄的准备工作全然弄妥了,围架装好了,人手也安排好了,后日——开庄,你等着看热闹吧!”德宽满怀自信的口气,激励牛娃说:“来娃的合同等你签字哩!”
“你签字去吧。”牛娃摇摇头,漠然地说,“好了,来娃老哥,德宽哥会签合同的。你快回吧!”牛娃想把来娃支使开,好让他和德宽单独说一点心事。
“只要是三队的干部,谁签字咱都没意见。”来娃说着转过身,走了。
牛娃瞧着远去的来娃,回过头来,压低声儿,不好意思地说:“德宽哥,我想托你办一件事……”
“只要哥能帮上忙,尽管说。”德宽满口应承。
“俺表嫂给我介绍下一个女人……”
“噢!”
“那女人是离下婚的。男人前年考上大学……”牛娃脸上热臊臊地,给德宽介绍情况,“那女人要寻个可靠农民,不管穷富,正合咱的境况。好在她没生娃,没得牵连……”
“好喀好喀!”德宽赞同说,“咱农民就要寻这号实心实意以土为生的女人。你加紧办。”
“我表嫂说,她负责做女方的工作,叫我再寻一个介绍人,向人家说明咱的境况。”牛娃说,“我想来想去,你老哥办事稳当,也知我的底细。”
“我可没有说过媒啊……”德宽有点为难,“你该找刘红眼,那是说媒联婚的专家……”
“我跟那货没言儿!”牛娃一口回绝,诚恳地央求说,“咱要寻可靠的人办事。”
“好!”德宽一拍手,爽朗地说,“我让你兰兰嫂子去给你办事,人家比我会说话……”
“也好。”牛娃笑了,“你给兰兰嫂子说说。”
“怪道……你今日给我吃油饼,原是有喜……”德宽哈哈笑着站起,“不管咋样,这个媳妇哥让你嫂子全力以赴……”
牛娃羞怯地笑着站起来。粗鲁的小伙子,在渴盼的喜事临头的时候,反倒忸怩局促了,为难地说,“我没得依靠,俺妈眼窝不好,凡事都得自己张罗……”
“放心!你的事就是哥的事。”德宽畅快地说,“明天叫你嫂子就过河去。”
牛娃感激地点点头,羞怯而幸福地笑着。
北方五月的夜晚很短,天亮得早。马驹骑着自行车,跑过四十华里路程,踏进河口县城的时候,机关单位才刚刚上早班。
古老的河口县城,现在分成新城和老城两部分了。老城是旧县城的所在,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栈铺,高低不平的青石板铺成的路面。新城是近两三年间兴建起来的新街,宽阔的柏油路面,设计新颖的一幢幢楼房。县人民政府已经搬迁到新城区来了。农贸市场沿袭历史习惯,设置在老城里,这里的市声早已喧闹熙攘起来。从山地赶来出卖山货的农民比河川里的农民穿戴更不讲究,头上缠着油渍渍的布帕,沾染着松脂和污垢的黑手,在草帽底下捏码号。穿着讲究的县城居民,一早赶来采买鲜菜鲜果和鲜蛋,到处是买主和卖主争议价格的声音。这儿也有穿着当代中国最时髦的服装的青年男女在人流中溜达。紧绷着屁股的牛仔裤和喇叭裤,与庄稼人的大裆裤混杂在一起;披肩的长发与庄稼人的光头同时并存。马驹推着自行车,在拥拥挤挤的街道上走着,好容易找到饮食公司的原址,人说公司搬到新城里去了。他急匆匆从人窝里挤过去,找到新区大街上。这儿清静多了,在大街正中,竖起一座四层楼房,米黄色的墙壁,这是河口县城最显眼的一幢建筑物了,半空里挂着“河口饭店”四字横匾,大门口挂着“河口县饮食公司”的白底黑字的漆牌。安国叔在这儿肯定无疑了。
一楼是食堂营业厅,二楼是旅馆部,马驹走上三楼,在挂着“经理办公室”木牌的门口停住脚,叩响了木门板,心在胸脯里不安地腾跳起来。他是找安国叔说一句欺哄父亲的谎话,想来真有点别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