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月不知人事改(51)

2025-10-10 评论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浮生若梦,做梦容易,梦醒却难,人生总是苦多甜少,悲多喜少。应该不吝啬钱财,纵是散尽千金,也要换取这片刻的春光和欢娱,也要博得美人一笑。这时的宋祁,携歌妓一起来游赏春色,看如烟杨柳,绚烂红杏。只觉人生得意须尽欢,纵算到明天就要将春色归还,留孤独给自己,也不能辜负今天。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他们将春光,调制成酒,花瓣当做菜肴,趁着大好年华,肆意地交换着杯盏。纵是断肠,也无悔。他们一起举杯,劝斜阳,希望可以在花间多徜徉一会儿,不要那样无情地离开。
    整首词,都表达出词人对春光的无限依恋,缠绵而不轻薄, 华美却不艳丽,情怀真挚,心性豁达。词人在告诉我们,珍惜缘分,珍惜时光,宁可辜负流年,也不要被流年辜负。烟柳骄傲地穿着自己的绿衣,红杏孤高地守着自己的红颜。不需要将爱说出口,春风会给我们最深情的拥抱。
    宋祁的一生,应该算是如意,这与他的历程和性情相关。
    宋祁,字子京,北宋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1024年)与兄郊同登进士第,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郊为第一,置祁第十,时号“大小宋”。短短几行,写着宋祁一生的名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穿着官服的宋祁,在北宋京城的崇正殿,春风得意。而这首词,更体现出宋祁疏放明朗的心性,他宁肯为春光千金散尽,也不愿为世事拘泥。虽在朝为官,却一生闲游山水,折柳采花,恣意人生。他的另一首词《锦缠道》写着:“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以闲雅欢快的笔调,抒发了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情怀。
    记得《红楼梦》中,一次行酒令,探春掣得了一枝杏花,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探春就是那枝凌云的杏花,敢与世抗衡,她果敢,所以她远嫁他乡,也可以在异国的土地开得灿烂。这让我不禁想起,每个人的前世,或者都是一株植物,所以百花千草中,其间有一株牵系着自己的今生。金陵十二钗中,每个女子,都是一朵花,黛玉是风露清愁的芙蓉,宝钗是艳冠群芳的牡丹,湘云是香梦沉酣的海棠,李纨是霜晓寒姿的老梅,惜春是佛前的莲花……“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也是因这一句词,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做红杏尚书。一枝红杏,探墙而去,倚云而栽。花事登场,花事落幕,浮生如梦,为欢几何。纵是尝尽冷暖人情,也要和红尘同生共死。
    江南的夜晚,真的很美,一片灯火煌煌的夜景下,旧式的牌坊,古典的楼阁,还有一扇扇雕花的老窗,半开半掩,不知在为谁低诉着风情。路旁是仿古的宫灯,墙院上、檐角边、树枝里,被星星点点的灯火围绕,似银花绽放,璀璨迷人。来往游人无数,没有香车宝马,却也是姹紫嫣红的光影一片。每年的元夕,我都会来此看灯,这里叫南禅寺,墙院内是云水禅心,墙院外是都市繁华。
    站在石桥上,看运河里的龙舟徐徐缓缓地行驶,船上的游客,欣喜地观赏两岸的风景。他们或许不知道,这运河,是当年隋炀帝为了游江南,去扬州赏琼花而开辟的。千百年来,这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条河流从来没被光阴冷落。尽管当年隋炀帝荒淫无度,但他却为江南水乡带来了鼎盛与繁荣。他带着梦而来,却没能回去,来时,他写下一首诗:“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这位风流皇帝最后死在江南,但他赏过扬州的琼花,看过江南的月,爱过江南的女子,他死得无憾。
    街灯眩目,是因为忘不了夜色的温柔,我独自冷眼看着这一切的繁华,有一种“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感慨,却也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淡然。灯火阑珊处,有江湖艺人在吹笛,有画者在为人描绘着肖像。而我就是那个灯火阑珊处的女子,只是不知道,这人流中,是否有一个人,也在众里寻我千百度?恍然间,我想到,这粲然华丽的夜市,不就是为了迎合千年前那阕叫《青玉案》的古词吗?虽然不是元夕佳节,却流淌着同一种美好的意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