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月不知人事改(56)

2025-10-10 评论

    他一生风流,为情而生,为情而死。虽然与他有过欢情的,大凡皆为地位卑微的歌女,可他用尽心性情志,真心相待,和她们在一起,留下许多欢情的过往。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柳永,一个一生混迹在风月场所的才子,他视青楼歌妓为红颜知己,同样的落魄的遭遇,让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他为她们填词泼墨,深入她们的心灵,所以最后到死,也是那些青楼女子凑钱,为他安葬。晏几道不同,他出身在富足之家,可他骨子里流淌着浪漫与风流的血,他把所有的情感,都给了那些媚似桃花的女子,甘愿接受落魄。在他贫困潦倒、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依旧可以告诉大家,他这一生,风流过,无悔。
    这首《鹧鸪天》也是为一个歌女而写,一个久别多年的歌女,他们在人生的渡口得以重逢,于是生出了万千感慨。以为在梦中,一直回忆初见时的温存与美好。“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他和佳人首次相逢,佳人玉手捧杯,温柔而多情。浅酿沾唇,他已深醉。便有了“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无限欢乐。我们仿佛看到,当年晏几道和喜欢的歌女,在月上柳梢时就开始饮酒寻乐、高歌曼舞,直到月落西沉,也不肯停歇。如此彻夜不眠,以致歌女连手中的桃花扇也无力摇动。他们都是至情至性之人,就是这样的舍得,舍得用一生的离别,换取一夜的倾城。而这一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也成为晏几道《小山词》里的绝唱。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自从那次被命运摆弄,离别之后,多少次在梦里相逢。所以“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当晏几道和老去红颜的歌女重逢时,依旧以为是在梦中。他颤抖着双手,持着银灯,一次一次地细看眼前的女子,生怕一眨眼,梦境就会消失,他回到现实,一切都会是空芜。当他们握紧彼此的手,感觉到彼此的温暖,闻到彼此的气息,才相信,是真的风雨归来,一起投宿在一家叫“过客”的驿站。也许天亮后,就要离开,但是这一次守望,会成为永恒的风景。
    他们守望彼此,心中哽咽,晏几道甚至不敢询问,这位虽然两鬓添了些许风霜却风韵犹存的女子,如今过得是否幸福。
    也许她已嫁作他人妇,和一个庸常的男人过着平凡简单的日子;也许她独自在一处安静的居所,寂寂地活着;也许她依旧流落在烟花巷、风月场。晏几道不忍相问,怕自己的唐突会伤害佳人。只是不知道,今夜,他们是否还能抓住,青春飘忽的影子,再一次“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我们曾经在人生的渡口,被离别载去了不同的风景彼岸,朝着各自不可预见的未来,义无反顾地奔赴。我们被抛掷在红尘的千里之外,从来没有想过,还会有一个渡口,叫重逢。彼处桃花灿烂盛开,在春天华丽的枝头,我们的心,已经开到难舍难收。没有约定的时候,我们听候宿命的安排,转过几程山水,以为相逢是一场无望的梦境,却不曾料想,我们将彼此守候成山和水的风景。在光阴的两岸,我总算明白,离别和相逢是一样的久长,悲伤和幸福是一样的深浅。
    没有谁知道,晏几道的一生,究竟有过多少的红颜知己,又有过多少次歌舞尽欢,魂梦相依的故事。所能记住的,只是他一生的风花雪月,和一卷婉约生动的《小山词》。晏几道,生下来,父亲就给他一个装满了财富的背囊,他悠闲漫步,一路挥洒,到最后,背囊越来越瘦,只是情却越来越满。
    命运给了晏几道一个结局,家道中落,佳人尽散。佛家言: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又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信缘,所以不问得失。在明净的月光下,心如莲花,以一种缓慢的姿态,舒展着红尘遗落的美丽。我们应记得那一次的重逢,也永远不会忘记,多年前的夜晚,他们,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第22章 人间有味是清欢(1)
    沐着夏日清凉的晨风,去了江南古典园林。亭台楼阁,长廊曲径,古典的窗扉下,几竿翠竹,几树芭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摆,撩动内心淡淡的情思。漫步在湖边的青石小径,湖面上的舒展着绿色的荷叶,几朵粉荷娇俏地看着我,有种淡扫蛾眉的妩媚,亭亭玉立的身姿,又遮掩不住内心的安静。翠柳斜风,荷池边的美人靠椅上,坐着几位年轻女子,观鱼赏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