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今日夏至,我心清凉。人生匆匆三十载,一朵雨荷的初颜,抵不过易老的时光。这些年,我如一株草木,无论悲欢,总宠辱不惊地活着。不美丽,不高贵,却简约,宁静。
    人生如寄,缥缈若尘。再浓郁的世味,有一天亦会淡如白水。曾经千恩万宠过的人事,终会道别,与你执手相待的,唯有明月清风,白云溪水。
    最耐人寻味的,依然是那些老去的古物。一卷书、一张琴、一轴画、一朵青花、一方古玉、一支银簪。久远的历史,漫长的光阴,你不曾与它们同过生死,有过誓言,但相逢亦只需刹那。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段忧伤如水的情感,系着一段不可遗忘的缘分,只是时间久了,有些模糊不清。寂静之时,洗尽尘埃,抚去沧桑,又重遇了当年风景,旧时心情。漫漫风烟,于山河岁月间,就这么淡去,留下安静的旧物,深情如昨。
    我们只有凭借一些旧物,去开启昨天的门扉,寻觅封存已久的故事。它们亦曾有过美好的年华,在属于自己的朝代里,过尽了芳菲。后来被时光辜负,荒了心情,输给新宠。可依旧那样一厢情愿地存在,始信有一天可以重回舞台,做当初的主角。
    万物通了性灵,便生出情感。我终是有幸,与它们结缘,并相约于文字,诉说一段前世今生。它本无心,安然姿态,不避红尘,无意聚散。这般从容,惊艳了我,于是珍爱着每一个生命,愿为无声的诺言,守候天荒。
    世间所有安排,皆有前因。这本书,是我多年的心愿,如今亦算是了却心中情结。其实只是用简洁的文字,打理往昔深沉的年岁。千古繁华,不过是历史长廊转角处的一道薄风,而我却在水墨里,寻到了一段唐诗宋词的典雅生活。
    如若可以,愿你枕书入梦,轻易躲过尘世纷繁,行遍塞北江南,和一个旧物、一帘风景相依。万物之情深,胜过了所有空盟虚誓,纵算风云换主,它亦不会离弃,共你白头。
    这时间,小窗日落,疏柳淡月。你我洗却铅华,煮上一壶月光,几两荷风,说说老去的故事。任它流水四季,来往如梭。红尘一梦,饮尽千年。
第2章 一寸光阴一壶酒(1)
    弦琴
    那张琴,置于琴台上,被光阴疏离了多年。岁月没有带给它太多的风尘,静处时,有种遗落的冷艳和端雅。琴通性灵,含气质,有品德,知晓前世今生,故识得真正的主人。我与琴,并无过深的情感,却能认定,与之有过一段宿缘。
    也曾想过,有那么一座宅院,古老深沉,瘦减繁华。简洁的书屋,一炉香,一张琴,一桌棋。轩窗外,几树梅柳,一地月光。想来,令人心动的,该是有一个懂弦音、识雅乐的知己。有一天,我会老去,而琴,也定然可以觅得它新的主人,拥有新的故事。
    琴为天地之音,宁静悠然,旷远深长,缥缈多情。宋代《琴史》中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琴与万物相通,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波光云影、鸟语虫鸣皆蕴含其间,寄于弦上。
    抚琴者,将万千心事揉入弦中,在弦音中平和泰然,体会到至静之极。听琴者,在清宁洁净的琴音中,洗澈心灵,恍若天乐。岳飞有诗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仿佛抚琴之人,今生必定有一个知音,不然,纵是奏出天籁之音,亦有无法言说的缺失和遗憾。万物有情,皆可认作知己,只看你是否愿意交付真心。
    在遥远的春秋时代,有一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被流传为佳话美谈。琴师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中秋之日,他乘船来到汉阳汉口,泊船歇息。是夜,风浪平息,云开月出,他抚琴独奏。恰逢打柴晚归的樵夫钟子期,被其琴声吸引,不忍离去。子期听懂了伯牙琴声里高山之气势,流水之柔情,二人结为知己。
    月圆之时,彼此把酒言欢,约定来年中秋之日,汉口重逢。次年,伯牙在汉口抚琴等候知音,却不见子期赴约。后得知子期不幸染病去世,并有遗言,须将坟墓修在江边,只为再闻伯牙琴声。伯牙万分悲痛,行至子期坟前,弹一曲《高山》、《流水》。之后,挑断琴弦,摔碎瑶琴,知音逝,琴已无人听。他的世界,从此安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