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主任关好门、插上、拿起了电话。系主任摁下七个阿拉伯数字,耐着性子站在那里等候。电话后来通了,系主任寒暄了几句说:“那头还顺利吧?”系主任拿耳机仔细听了一会儿,说:“你运气好,名额我是给你定下来了,能否办成,老兄你八仙过海吧。”
耿东亮的退学办理得极为顺利,称得上快刀斩乱麻。星期五的上午他就从学生处的办公室里取回了一大堆的证明了,所有的证明上都盖了公章,鲜红鲜红的,仿佛被狗咬了一口,
圆圆的,留着的牙印,流着血。耿东亮拿着退学证明、户口关系证明、组织关系证明,一切都如此容易,如此平静,都有点不像生活了。耿东亮一时便不知道怎么才好了。事情办成了,落实了,一股无限茫然的心情反而笼罩住了耿东亮。出于本能,耿东亮走到学校的大门口,站在学校的大门口他的心中便不再是茫然了,而是反悔与后怕,眼泪说上来就上来了,一点准备都没有,一点预示都没有。他抬起头,看学院的大门门楼,辛苦了十几年才跨进来,跨出去居然是这样的容易,像羽毛在风中,无声无息地就飘出来了。耿东亮不敢久留,他走进了一条小巷口,用力整理自己的心情。他忍住了泪水,但伤心却忍不住。后悔这种东西居然是如此厉害,它长满了牙,咬住你就不再放松了。
难怪古人说,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发明这句话的人一定被后悔的尖牙咬了一辈子。
耿东亮走到公用电话亭,拨通了李建国的电话。那头“喂”了一声,耿东亮听得出,是李建国的声音。耿东亮喘着气,慌忙说:“是李总吗?”耿东亮自己都听出来了,自己口气怎么这么低三下四的,一副巴结的腔调,就好像反过来要求他了。耿东亮就是记不清哪一个关节弄错了,明明是别人求自己的事怎么反过来要求别人了?耿东亮稳住气息说:“李总,我办好了。”李总那边很平静,说:“什么办好了?”耿东亮说:“学校这边,退学的事。”李总说:“好。”李总说:“很好。”李总说:“我代表公司欢迎你过来。”耿东亮放下电话,再一次从口袋里掏出退学证明,而这一次他没有能挡得住自己的眼泪。
再见了,我的大学。再见了,我的男高音。
逢八的都是好日子,九月十八就更是好日子了。“久要发”,听起来就喜庆,预示了一种良好的兆头。好日子就该派上好用场,自古就是这样。
季候风唱片公司与耿东亮的签约仪式就是在这天上午十时举行的。与耿东亮一起签约的还有两个女孩子,艺术学院三年级的民谣歌手舒展、省戏剧学校的越剧小生筱麦。耿东亮一眼就看出来,她们也是刚从学籍管理簿上扒下来的。站相和坐相在那儿,一股子学生腔。然
而学生腔归学生腔,毕竟是美人,站相和坐相就不一样了,又娇好,又宁静。尤其是筱麦,到底有才子佳人的戏剧底子,尽管静若秋水,但目光里头却是波光潋滟的,一盼一顾就有了说不出的千娇百媚,站在哪儿都是风月无边。李建国总经理真的是好眼力,这样的女孩子光凭一张海报也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耿东亮和舒展、筱麦对视了一回,点过头,脸却红了。这才是女孩子呢,从头到脚都是女儿态。
签字并不复杂,然而,张罗了三个预备歌手,好歹也是李建国总经理上任之后的一份成绩,有了成绩就必须有“仪式”。这是国情,原本就应该这样的。这一来签字就不能是签字了,而必须是“签字仪式”。李建国请来了总公司的头头脑脑们,董事长罗绮女士都赶过来了。这一来场面就纷繁了,热闹了,有穿梭与往来的人们。桌子上的水果和西瓜红红绿绿的,成了背景,气氛顷刻间就铺张又喜庆了。罗绮女士留了很入时的短发,一副亮堂而又持重的样子,显得驻颜有术与摄取有度。这一来年纪就显得模糊不定了,既像中年的上限,又像中年的下限,说不好。罗绮走过来的时候身后跟了一串人,他们的手上都端着杯子,高脚杯里头的果汁或鲜红或碧绿,或橙黄或奶白,仿佛一大片抽象的花朵十分抽象地开放着,用微笑表示祝贺与满意。她走到耿东亮的面前,仰起头,自语说:“好帅的小伙子。”又指着舒展和筱麦说:“好漂亮的女孩了。”罗绮女士突然想起什么了,回过头,指着耿东亮对李建国说:“这不是晚会上的那个小伙子吗?”李建国赔上笑,说:“是。”罗绮说:“叫什么?”李建国说:“耿东亮。”罗绮又问:“多大了?”耿东亮说:“二十。”罗绮笑起来,说:“比我的儿子大。”耿东亮这时候闻到了一股很淡的香水气味,是从罗绮的身上散发出来的,很贵重的那种,气味很近,却又很远,像低声耳语的某种语气。公司里背地里有人说,罗绮董事长是一只母老虎,可耿东亮没有看出半点威严来,照他的眼光看过去,罗绮的身上倒是有几份慈爱的,七八分像大姐,三分像母亲,哪里有一点母老虎的样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