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38)

2025-10-10 评论

    素日里,时劝旁人看淡荣辱得失,竟不知,忘情割爱需要多少时间的修为。人世间,物欲权利或许尚有填满之日,心灵的沟壑,又该用什么来填补?也曾贪恋过岁华,经历了太多春荣秋谢,已心平如水。
    “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果然,若内心清澈觉悟,纵算置身烟火凡尘,亦可入境。若不能了悟,哪怕执杖云游,做闲云野鹤,也同茫茫众生一样。有时候,红尘里修行,胜过于禅林深院,东篱南山。
    《菜根谭》云:“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人生百年,繁华易过,富贵功名如盆中花木,盛衰兴废,皆不由主。尝过浓淡世味,面对变幻无穷的世态,自当卷舒自如。
    天地万物,本无尊卑,亦无短长,一切在于自身修持。无论是翠竹明月,姹紫嫣红,还是黄花露冷,衰草枯杨,皆有其不可言说的美丽与风华。一念浮生,一念清净,须知寻常人家的日月,清淡亦久长。
    多少时光,付与无邪的岁月,付与纷繁的生活。而我这粒飘忽经年的微尘,有一天终会回到古老的旧宅。在庭院深深的木楼里,做一个端庄本分,低眉顺目的女子。守着绿苔高墙,烛光瓶花,万般过往皆随风逝,再不必等待那个永不归来的人。那时,苍白的两鬓,温柔的皱纹,便是此生最美的修行。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忘记三生石畔的执手誓言,忘记红尘路上的浮沉聚散,喝几碗淡茶,赏几度庭雪,淡泊一世,清浅如风。

第26章 光阴
    光阴,着实是一个美丽又清凉的词。又或者,它不是一个词,它只是简单无声地存在于世间的任意一个角落,明净而沧桑。从古到今,由生至死,唯光阴如影随形,魂梦相依。
    光阴从檐角飘过,又从风中流走,它如梦似幻,却真实拥有。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无价光阴,不论贵贱,不分国土,皆平和相待。光阴就这样被温柔无情地送走,留下一段又一段的回忆,让人孤独地品尝和遗忘。
    光阴如刀,它闯入你的生活,掠夺你的青春和激情。光阴似酒,它酝酿人世悲喜,给予无私的馈赠。光阴又如禅,把最美妙的东西,落在修炼它的人身上。几番风雨,几度春秋,光阴不曾更改,变换了的是人事,是情怀。
    时逢年末,每个人的年岁谱,行将被翻过一页。有人淡然心弦,容颜不老;有人劳碌忧虑,尘霜满面。不是岁月偏心,活着是一种修行,你觉悟到光阴的妙处,便可自在闲逸。流光伤人,对于它给的印记,只须默默承受,视若无睹。
    记得幼时外婆总爱说:“花无百日好,人无再少年。”想来她亦是在感叹,光阴如流,把一个曾经花容月貌的富家小姐,转变成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妪。近年来,母亲亦重复这句话,她并非在喟叹自己,而是在提醒我,这仅存的一点青春,切莫轻易蹉跎。
    尝历离合,心中总是生出怀旧之感,对幼年乡村的光阴,眷眷难舍。多少次梦里追忆,忘不了它旧时模样,当初人家。青山环绕,绿水常伴的江南村舍,一幢幢黛瓦青墙的老宅,院内桃李争芳。农田里秧苗正绿,池塘间荷叶初芽,柳下系一叶孤舟,湖畔坐一垂钓老翁。
    喜读辛弃疾的一阕词,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位叱咤风云的爱国词人,在晚年迟暮之时,远离战火硝烟,享受了一段田园归隐的乐趣。
    词中景象,让我忆起乡间那段朴素光阴,安适,宁和。那时邻居住着一个单身男子,素日里全凭给各家各户编织箩筐,篮子为生。我用来采莲蓬,采野菜,折竹笋的篮子,则是他所赠予的。而我亦用这些篮中之物,兑换了金钱,支付给生活。日子清贫简朴,拥有的乐趣和幸福,却是之后用尽钱财亦换取不来的。
    春节前后,乡村的屋檐下,青墙上,挂满了腊肉咸鱼和各种干菜。那些时日,整个村庄都飘散着腊味的陈香,这是岁月的味道,纯粹、厚重,亦温暖。从此这些腊味,会在许多不经意的时刻,勾起我浓郁的乡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