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午后,堂上的监临大人见近堂这几路旗号的爷们出来进去,登明远楼,跑小西天,闹的实在不像了,早同查号的御史查号,封了号口栅栏。这一封号,虽是几根柳木片儿的门户,一张木红纸的封条,法令所在,也同画地为牢,再没人敢任意行动。公子见眼前来往的人静了些,才把他窗下的揣摩本心里默诵了一遍,叫号军弄热了饭,就熟菜吃了。才点灯,便放下号帘,靠了包袱待睡,可奈墙外是梆锣聒噪,堂上是人语喧哗,再也莫想睡得稳,良久才睡熟。一时,各号的人也都睡了,准备明日鏖战。那班号军也偷空儿栖在那个屎号跟前坐着打盹儿。
却说内中那个老号军睡到三更过后钻出来去出小恭,完了事才回头,只见远远的倒像那第六号的房檐上挂着碗来大的一盏红灯。那老号军吃了一惊,说道:“这位老爷是不曾进过场的,守着那油纸号帘点上盏灯,一时睡着了,刮起风来,可是顽得的?”连忙跑过来,想要叫醒了他,不想走到跟前,却早不见了那盏灯。他柔了柔眼睛道:“莫不是我睡得愣里愣怔,眼离了?”恰好这个当儿公子一觉睡醒,一睁眼,见屋里漆黑,又转了向儿了,模里模糊的叫了声:“花铃儿,你看灯都待好灭了,也不起来拨拨。”那老号军便打了个岔,说:“老爷,你老放心睡罢,没灯啊,是我的眼离了。”公子又不曾留心他说的所以然,只想误呼着小婢倒来个老军,不觉自己失笑,不好再的提。便合他要了个火,点上灯,看了看墙上挂的那个表,已经丑正了,便要水擦了擦脸,又叫那老号军熬了粥。才待收拾完毕,号口边值号的委员早已喊接题纸。
少时,那号军便给他送了一张来。连忙灯下一看,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且喜正合自己的笔路。再看那诗题,又是窗下作过的,便是第一、第三文题也像作过。静想了想,大势也都还记得起,暗喜:“这可就省事多了。”忽又一转念道:“不是这等。古人师友之间还要请试他题,岂有钦命题目,我自己才识云程,便这等欺心把窗课来塞责的理?父亲看了先要不喜,不可徒乱人意。不如把他丢开,另作才是。”随把题目折起,便伸手提笔起起草来。才得辰刻,头篇文章合那道诗早已告成,便催着号军给煮好了饭,胡乱吃了一碗。天生的世家公子哥儿,会拿甜饽饽解饿,又吃了些杏仁干粮油糕之类,也就饱了。便把第二三篇作起来,只在日偏西些,都得了。自己又加意改抹了一遍,十分得意。看了看天气尚早,便吃过晚饭,上起卷子来。他的那笔小楷又写的飞快,不曾继烛,添注涂改、点句勾股都已完毕,连草都补齐了。点起灯来,自己又低低的吟哦了一遍,随即把卷子收好,把稿子也掖在卷袋里。闲暇无事,取出白枣儿、桂元肉、炒糖、果脯这些零星东西,大嚼一阵。剩下的吃食都给了号军。就靠着那包袱歇到次日天明。那个老号军便帮他来把东西归着清楚,交卷领签,赶头排便出了场。
才到贡院头门,早见他岳丈张老、先生程师爷以至华忠诸人直挤到门槛边等他。一时见公子恁早出来,都不胜欢喜。
程师爷先问了声:“得意?”他忙回道:“还算妥当。”张老早把考篮包袱接过去递给众家丁,一行人簇拥出了外砖门。程师爷便合他同车,要文稿看,因说道:“头三两个题目你都作过的。”他道:“便是诗也作过,却都不曾用那窗稿。”因从卷袋里把草稿取出来。程师爷一面看,一面用脑袋圈圈儿,便道:“只这前八行便有个才气发皇气象。恭喜!恭喜!”一时看完,说道:“诗也不粘不脱,大有可望。”
一时,回到宅里。公子不及别事,便叫叶通取了个小红封套,把文稿折好,又亲自写了个给父母请安的安帖,封起来,打发戴勤飞马立刻给父亲送去。恰巧戴勤走后安老夫妻早打发晋升来接场,舅太太又叫赶露儿送了来的吃食,二位奶奶给包了来添换的衣服。公子也问了父母的起居,晋升一一回答。又说:“老爷还说爷得晌午后出来,吩付奴才:天晚了,索性等明日送了爷进场,再把文章稿子带回去。谁知爷已经老早的出来,倒先打发人请安去了。”公子道:“戴勤大约今日也不得回来,你依然遵着老爷的话,明日回去罢。”说着,便有几家亲友来看,都道:“不好久谈,请歇息罢。”告辞而去。公子吃得一饱,撒和了撒和,便倒头大睡,养精蓄锐,准备进二三场。这且不在话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