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司空檀也只是说:
“我倒也没那么容易沦陷。”
霍世禛就再没任何多余言语。
这件事就这样再没任何商议的必要。
不过也不是立刻就出发——
正所谓来都来了,在出发之前,司空檀还是有点时间,来帮忙找与林观棠身世有关的线索。
虽然并不抱希望。
那也确实没任何收获,把两个院子都彻底清理一遍,连带着地下室,也没找到任何与林观棠有关的线索。
最后是霍世禛说把院子里的地再翻一遍,才从种植藤蔓的墙角下,翻出来一个看起来像是随手丢弃的铁盒子,不知道是因为生锈,还是被泥土填充,又或者其他原因,盒子上下浑然一体,单纯用手指完全打不开。
清理之后才发现是被人用胶水特意粘牢了。
费劲力气撬开后,又发现盒子里还有更多不同材质的密封层,一层层打开后,就发现盒子里只有一张照片。
一张竟然有“林观棠”参与其中的合照。
至于霍世禛到底真是发现什么端倪,才发动所有执行人员满院子挖土,还是单纯要折磨他们,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
客厅内,林观棠看着照片中和自己无比相似的那个人,已经心跳如擂鼓。
满心满脑,只有一个问题:这是谁?
他往下看,值得庆幸的是,照片下方按照合影站位,分别标注了对应的名字。
比如照片上就写着原老爷子的名字,还有一个“霍”姓,林观棠若有所思的朝霍世禛看去,霍世禛也直接给出答案:
“祖父的名字。”
又说:
“但祖父不承认见过你,我也从没在霍家见过这张合照。”
言下之意,是霍世禛也同样问过他祖父有关林观棠的问题,却得到否定的回答。
可原老爷子都还记得,那霍老爷子究竟真是记忆不如他,还是因为什么原因,装作不认识呢。
林观棠呼出一口气,暂且把这个问题按下不表——他现在又见不到霍老爷子,想也白想,况霍世禛这个亲孙子问都无疾而终,他不认为自己比霍世禛的面子更大。
再说现在照片在手,何必舍近求远。
但坏消息是,照片上的“林观棠”,所对应的位置却没有写任何名字,只写了“萍水之友”四个字。
这倒是能解开一个疑惑——
如果是原老爷子或者这位前辈的亲友,那不应该见到林观棠后,没有任何人有印象。
而如果只是偶尔在陌生地方遇到的一个陌生人,匆匆认识又匆匆分开,宛如树叶浮萍,当然就不为亲友所知了。
数十年前的萍水相逢,数十年后,想要打捞当年的那一片浮萍,谈何容易。
不过,这张照片却也提供了相当大的线索。
虽然没写照片上人物的名字,但在照片名列的最下方,却写了一行字,表明这张合照的用意。
写的是:
【帝国新纪一三年七月十五日,帝国ABO状况普查期间,偶遇民间奇才,并好友留影纪念】
照片的背面呢,也被人用炭笔写了几行字,已经十分模糊,但勉强也能看出来写的内容是什么:
【进化或者毁灭
实为猫的谎言
不要打开盒子】
林观棠盯着这几行字看了几秒,随后目光落在桌子上的一个盒子上。
一个漆黑的铁盒,外面还残存不少泥土与棉絮,应该是从土地里挖出来的。
盒子里也层层叠叠有不少铺垫,不仅仅是衬布,还有各种林观棠一时间也认不全的材料。
唯一确定,如果这张照片是放在这个盒子里,如果层层叠叠的密封只是为了掩盖这张照片的存在,可见这张照片的重要性。
但是为什么?
只是一张照片,有必要做到这种地步吗。
还有照片背后的这几句话,林观棠后知后觉有些紧张:
“不要打开盒子,不会说的就是这个盒子吧。”
但现在不仅仅是盒子被打开,连带里面的层叠封印都被完全拆掉。
司空檀看出来他的紧张,笑眯眯的安慰:
“放心,这盒子昨天就已经被霍世禛打开,真出问题,也不会到现在还无事发生。”
那可不一定,炸/弹还有延时设置呢。
林观棠对司空檀的话只有五分信任,因为很了解他说话的掺水量。
于是他干脆看向霍世禛,问他有没有感觉什么异常。
霍世禛只说了四个字:
“故弄玄虚。”
好吧,这也是预料之中的回答。
林观棠难得有些头疼。
怎么说呢,司空学长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说话真一半假一半,叫人难以分辨,霍世禛就更干脆,完全不在意,所以也透露不出什么东西出来。
最后还是要林观棠自己去猜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就算一时间猜不出来后面这几行字的意义是什么,单凭前面的合照,和合照下的问题,联系之前查找到的资料,也足以推出相当多的东西了。
这种照片上既然有日期,有原老爷子,还有“林观棠”,那只需要从原老爷子留下来的过往资料里,找这段时间他记录的内容,不相信找不到对应的人物。
再有雾霭之心的作者池仲素之素材记录,几项叠加起来,不相信还是一无所获。
而这些资料全都储存在林观棠的终端系统内,整合查找,很短时间就能完成。
最后筛选出了两个结果。
在原老爷子留下的那些资料里,新纪一三年期间,他在走访某山中村落的时候,遇到过一个赤脚医生,是一个有着蓝色眼睛的少年人,年轻而貌美,医术无比精湛。
甚至能徒手帮人割掉腺体,而不会造成什么后遗症。
而且他相当聪明,仅仅只是相处不到月余时间,就完全搞懂了原老爷子等人当年带去的一应先进仪器,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但当年原老爷子参与帝国普查活动,不能在一个地方逗留太长时间,所以这个天才最终如流星一样在生命中划过,而后再也没有见到过。
原老爷子当然也觉得这样一个天才埋没在山村里实在痛惜,但等他巡查的活动结束,回头在去找这个少年时,却被告知这少年被人带走去了附甘区。
而后就再没有这少年的相关讯息了。
只不过原老爷子的资料里,有整整一本书册记录他遇到的各种奇人异事,其中不乏各种天才与美人。
如果不是特定日期截取出来,那单论篇章,其实记载这名天才少年的内容,并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连进行记录的文字,也平平无奇,没什么记忆深刻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把资料看过一遍,也没发现异常的原因。
而且原老爷子说是六十年前见过“林观棠”,新纪一三年距今却已经是六十七八年,中间近乎十年的差距,叫人怎么联系到。
在池仲素的素材记录里,却是一六年见过这个蓝色眼睛的美少年。
那亦是池仲素生前最后一年,已经是无比穷困潦倒,几乎是整日坐在墙角海边当乞丐,在一个下雨的深夜,他看到犹如神明的少年从身旁走过,把自己打的伞递给了他。
并感慨了一句:
“尘世的躯壳,总是如此繁重而累赘,拖累自由璀璨的灵魂,是么,池大作家。”
他不嫌弃池仲素犹如乞丐一样肮脏恶臭的躯壳,是因为他透过肮脏的外形,看到了光彩四溢的灵魂。
说完这句话,他就离开了。
池仲素忍不住问他要去哪里,是想着有朝一日说不一定还能见面,他只是回答了一句要去附甘区,就消失在雨夜中。
但池仲素到死也没有再见他一面,只是临死遗言中,提及了一两句而已。
但那说的也很隐晦——
【我看到引我灵魂前去自由之地的伊人,在漂着紫叶的海上,脱离了这久苦世俗的壳,我当去赴未竟的自由。】
千里紫叶林道,是附甘区有名的景点,所以说是同样代指附甘区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