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金骅说:“小人知道,所以小人说的句句都是真话,绝无半点欺瞒,还请大人明鉴。”
陆行舟说:“事到如今,周山,只能把你的妻子也请过来了,你可有异议?”
周山颓然道:“没有。”
周山报出了家中地址,陆行舟派人去把周山的妻子请过来,他现在不完全信任何人,但还是叮嘱捕快一句“时刻留意周氏的举动,不要让她有寻死的机会”。
之后,便是一番鸡飞狗跳。
周氏看到邱金骅,一个不慎露出含情脉脉的眼神,周山什么都明白了,要打周氏,邱金骅对周氏也算有情,还挡在了周氏面前……总而言之一团乱。陆行舟本想下场以一敌三,将三个人都制住,但他毕竟是来当官的,不是来打架的,所以他只是坐在位置上,拔高音量:“全都给我住手,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本官!”
陆行舟这句话用上了内力,把三个人都镇住了。
陆行舟清清嗓子:“现在真相大白,你们三人要和解吗?还是本官按照本朝律令来执法。”
周氏说:“和解。”
邱金骅也附和道:“和解。”
周山突然变得萎靡:“爱怎么样怎么样吧,小人不管了。”
最后的结果是,周氏决定跟周山和离,嫁给邱金骅,而邱金骅为了补偿周山,将这几年攒下的大半工银给了周山,只留一小半度日生活。周山丢不起这个脸,拿上邱金骅的钱离开河县,去别处谋生。
没人伤亡,对他们三人而言,勉强也算是好结局吧?陆行舟感慨一阵,然后想到了那个叫郭鹏的门房,还没处理他的事。
他把郭鹏叫进来,严厉斥责几句,明令禁止他再索要门包,所有想要见县令的人,郭鹏都要直接进来通报,再由陆行舟决定要不要见那些人。
郭鹏连连答应:“是是是。”
可没过两天,陆行舟又听到郭鹏在索要门包了。
陆行舟先把求见之人的事解决完了,然后再把郭鹏叫进来训:“本官前两天跟你说的话,你是全当成耳边风吗?”
郭鹏说:“小、小人记得。”
“既然记得,为何继续索要门包?”
“可是如果不收门包,小人就没有收入,要怎么活下去?大人是知道的啊,小人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大人这几天为何要明令禁止?”
陆行舟觉得荒唐:“别说这些混账话,县衙没给你工钱吗?”
郭鹏说:“一年就十两银子,如何够用……”
“你一次门包至少收一两银子,也不只是为了够用吧?”陆行舟这两日发现,县衙内收受贿赂之风实在是太过猖獗,既然郭鹏不知死活地撞在了枪口上,那就拿他开刀,以儆效尤好了。
陆行舟解雇了郭鹏。
可他万万没想到,因为一个郭鹏,县衙内所有的长随都不干了,不是请假就是告退,留陆行舟一人坐在空空荡荡的公堂上傻眼。
第170章 精诚所至-2
陆行舟想不明白,莫非是因为郭鹏跟长随的关系都很好,所以长随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陆行舟回心转意,将郭鹏请回来?可是关系再好……也不至于拿自己的生计开玩笑啊。一个两个就算了,现在是全部长随都罢工了,真是岂有此理。
陆行舟去找了县丞麦风。
麦风长相精明,心思同样精明,是一个官场上的聪明人。陆行舟虚心请教他:“麦二爷,为什么郭鹏走了,长随们便全体罢工?”
麦风笑道:“大人动了他们的根基,他们自然要联合起来反抗。”
“我不明白,他们一年有十几两的工银,只要不是大手大脚,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为何要如此贪婪?”陆行舟没有特别谨慎,他可以暴露他在官场中的“无知”,因为他只是在“玩游戏”,不在乎自己的言行举止会不会惹人怀疑。再说了,有人怀疑他又能如何?他是河县的最高长官,只要朝廷没派人来,谁能对他怎么样。
麦风说:“如果只是为了勉强糊口,谁会来官府做事?”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①陆行舟冷哼一声,“就算不收贿赂,他们一年的工银,加上逢年过节的奖赏,也已经能比普通百姓过得好许多了。居然还想从百姓身上压榨更多,还把这种事视作天经地义,简直不可理喻。”
“莫非大人没听过另一段?”麦风仍是笑,笑容平和,“尔俸尔禄只是不足,民膏民脂转吃转肥。下民易虐来的便捉,上天难欺他又怎知?”②
陆行舟说:“好吧,本官现在不与你争这个。本官只想知道,怎样才能让这些长随回来工作——除了把郭鹏请回来。”
“如果不把郭鹏都请回来,大人便只能借故杀掉一个长随,吓一吓剩下的人,他们自然就会乖乖听话了。”
“此法太过残暴。”陆行舟断然是不会考虑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那便只能把全部长随都换了。”
“这法子不错。”
“但这是下策。”
“为何?”
“换一批人也改变不了收受贿赂的传统。”
“那本官就再换一批。”
“大人,你这是……”麦风的神情很无奈。
陆行舟知道麦风的未尽之言是什么,他真是太执拗,太蠢了吧。他说:“本官不信这么大的河县找不出几个清正的人。”
麦风扶额:“大人干脆把我也赶走好了。”跟着这样的长官,仕途哪里有希望?
陆行舟竖眉:“你也贪了?”
“大人,我跟你说句实在话,你别生气。你两袖清风,一介不取,你高风亮节,不饮盗泉,等待你的结果就只有两个,遭到贬谪,或是锒铛入狱。”
“本官不明白,历史上也有身居高位的清官。”
“大人确实不明白,除了那几个,剩下的清官都没好下场。”
一不小心又争论起来了,陆行舟摆摆手:“不说这个了。本官觉得之前的长随太多了,少一半也能运转,麦二爷,你去帮本官招两名长随,他们的工银翻倍。”
麦风说:“好。”
陆行舟走到院外,他知道麦风说的话有道理,但那都不是正当的道理,陆行舟不愿接受。他就要按照自己的道理来行事,摔跟头也心甘情愿。
他依稀记得初中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说过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意思是再清廉的官,也能捞到很多的钱财,或者是在清贫的地方,贪官也能通过各种手段榨取百姓用血汗换来的财富。现在他在《三尺青锋(211)》中短暂地品尝着做官的滋味,对此深有体会,就连一个小小的门房,一年收的门包估计也有近千两,他不敢想象,整个官府的人加起来,能贪多少银子。
陆行舟甩甩脑袋,不能深想,因为他对此毫无办法,想得越深入,无能为力的感觉只会越强烈。
“大人。”一名狱卒急匆匆跑来。
陆行舟问:“什么事?”
“有名犯人在虎穴中死了。”
“怎么死的?”
犯人死在虎穴中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难就难在,那人的死因不是因为恶劣的环境,而是因为被另一个人杀了,并且被吃了身上的肉……狱卒硬着头皮,磕磕巴巴地把事情说完了。
陆行舟勃然色变:“你们进去的时候,那人只剩下一排骨头了?”
“是、是……”
“这么大的事情,你们现在才发现?”要把人吃得只剩下骨头,起码需要几日的功夫,真不知道这些狱卒是干什么吃的。
狱卒低着头挨骂。
陆行舟说:“带本官去虎穴看看。”他知道虎穴是什么,就是一种筑于地下的牢狱,一旦被丢进去,那是插翅也难飞,关在虎穴里的基本都是犯了重罪的犯人。“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几日陆行舟忙得团团转,也没来得及把整个官府都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