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青锋(213)

2025-11-23 评论

  狱卒们的声音稀稀拉拉:“听见了。”

  陆行舟不耐烦道:“是不是都没吃饭?大声点再说一遍,都听明白了吗?”

  狱卒们提高音量:“听明白了!”

  陆行舟转身往外走,他没跟犯人们废话,因为他知道,犯人们要是守规矩,就不会来到这地方了。更何况,要是狱卒真的做好了他们的工作,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所以最重要的事便是约束狱卒。这些天他得频繁地突击巡查,让狱卒们知道他不是在开玩笑。

  翌日,陆行舟查县衙的账,发现有些地方看不明白,便指着其中一条问户房书吏:“这是什么账?”

  书吏道:“大人,这是吃喝账。”

  “吃喝账?”陆行舟更费解了,“谁吃的?为什么要算在县衙的帐上?”

  “大家一起吃的,这是朝廷特许,每个月可以报销一次有名目的吃喝账。”

  “原来是公费吃喝,但为何花费这么多?”近二百两银子,哪怕敞开肚皮吃好的,也够整个县衙的人吃十几顿了。

  书吏头皮发麻,陆行舟这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他要按哪种方法来解释?

  陆行舟说:“为何不说话?”

  书吏心惊胆颤,提示道:“大人,上个月的已经不算多了,有些月份的吃喝账能达到几百两。县衙内但凡有大事小事都得吃一顿好的,还有各种节日也得吃,有别的官员出差途径河县,县衙也得宴请……总而言之,这些账目都可以查到来源,绝无半点弄虚作假。”

  确实没有弄虚作假,但是巧立名目罢了!陆行舟知道这不是书吏一人之过,因此也没对他发火,稍稍和缓了神情后,便继续问一些搞不清楚的账,问了一个上午。

  到了下午,陆行舟让人去把麦风请过来。

  麦风问:“大人找我所为何事?”

  陆行舟开门见山:“本官想减少县衙不必要的开支,喊二爷来商量办法。”

  “可县衙内没有不必要的开支,不知从何处减少?”

  陆行舟反问:“有没有不必要的开支,按照谁的标准来?”

  “自然是按照朝廷的标准。”

  “那是真的没有吗?”

  “千真万确。”

  陆行舟一时气结。

  麦风说:“我劝大人莫要深究此事,不然不仅麻烦缠身,还有可能地位难保。”

  “可这是弊端,难道要本官眼睁睁看着它一直存在吗?你也知道积重难返。”

  “我知道积重难返,更知道蚍蜉难撼树,大人,你只是一个县令,你只是一个人。你动不了朝廷的根基。”

  陆行舟想,那就推翻这朝廷。但不用麦风提醒,他也知道这绝无可能,更何况他只是进来完成任务的,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能力范围外多做些什么。他能做到不同流合污,能改正一些小弊小病,已经算得上厉害了。

  陆行舟妥协了:“行吧,本官让你帮我招两个长随,招到了么?”

  麦风说:“招到了,大人要先见见他们吗?”

  “不必了。”陆行舟还有很多事要忙,“让他们直接上岗工作吧,告诉他们,若有贪赃行为,严惩不贷。”

  麦风说:“明白,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这几日你若有空,多去牢房走一走,若看到牢中有把犯人当成人上人、或者根本不把犯人当人的行为,就立刻回禀本官。”

  “好,我这就去。”

  “辛苦了。”

  “分内之事,大人不必客气。”

  陆行舟看着麦风远去的背影,目光沉沉。

  麦风这个人,算得上是好的下属,他会提出中肯的建议,会劝陆行舟不要冲动行事,不要妄想跟“天”斗,陆行舟吩咐下去的事,他也会办得滴水不漏,让人找不出半分差错。但他绝不会为了陆行舟得罪人,哪怕那些人只是最普通的小吏,县衙里没有人对麦风有意见。陆行舟觉得,以麦风的能力,只当一个县丞,真是太屈才了。

  但陆行舟不认为麦风是一个好人。麦风劝诫陆行舟,是为了不承担陆行舟肆意乱为的后果,须知他毕竟是陆行舟手下的人,若陆行舟真的出事了,麦风也绝不会好过。再者,他左右逢源,谁都不偏向,谁都不得罪,但谁也不在乎,他这般待人不是因为善,而是因为利——明哲保身,低调行事,哪怕做不出什么政绩,也能在官场中平平安安地站稳脚跟。

  陆行舟跟麦风的价值观不一样,所以每次谈论到相关问题之时,就会引发争论。陆行舟觉得很无奈,他想在这个世界里找到“同道人”,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但他观察了这些天,放眼偌大一个官府,他居然找不到一个做事只为民的人。

  要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将整个河县治理得井井有条,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谈何容易?

  这日,新的门房给陆行舟送来了一个信封。陆行舟一看,信封上写着“毛诗三百”四个字,他有些惊诧,问:“这诗集是谁送来的?”

  “回禀大人,是县里的富商廖俊辉。”门房知道陆行舟的规矩,犹豫了下,问:“要把这封信退回去吗?”

  在收礼这件事上,陆行舟的原则稍微降低了,一些薄礼收就收了,等之后统一换成银两,再拿去救济穷苦百姓,也算是做了好事。所以他说:“不必,留下便是。”

  “是。”门房退了出去。

  陆行舟继续忙手上的工作,等到暮色沉沉砸下来之时,他才想起来拆开信封。

  这诗集也太薄了吧,陆行舟边拆边想,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半本。等到完全拆开之后,他才发现里头装的根本不是诗集,而是一百两的银票,一共三张,便是三百两。

  原来“毛诗三百”是这个意思,陆行舟冷笑一声,他压下怒火,不紧不慢将信封重新粘好,喊来门房:“去把那廖俊辉叫过来,本官要亲自问问,他这份礼物是什么意思。”

  没想到门房瞪大眼睛:“大人,你是不收这份礼吗?”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陆行舟看着他,“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在紧张什么?”

  门房两股战战:“下午有不少人来找小人打听,问大人是不是收下了廖俊辉的礼,小人如实告诉他们了,大人,小人不知道你的心意,小人只是把知道的说了出去,求大人宽恕……”

  陆行舟还有什么不明白?他骤然色变:“你早就知道这里头装的是银票?”

  “是……”

  “你为何会知道?是那廖俊辉明示了吗?”

  “不是。大家都知道啊,信封上写的诗的数量,代表的便是里面钱的数额。”

  陆行舟好一会没说话。

  门房小心翼翼地问:“大人,现在还要把廖俊辉喊过来吗?”

  陆行舟泄气:“不必了,你去把这个信封还给他,让他以后别再给本官送这种东西,否则本官只会怀疑他做贼心虚。还有,以后若再有人来送‘诗集’,也不必拿给本官看了,本官一概不收。”

  “小人遵命。”

  陆行舟陷在椅子里,天黑了,他也懒得点灯。

  他陡然生出一种无力感,就算他在这个位置上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会有任何成效。麦风说得对,他只是一个县令,他只是一个人,他的力量极其有限。

 

 

第172章 徒劳无功-1

  这日陆行舟照例去牢房巡查,他发现,通过牢房的最后一道门后,居然还有一间屋子,那屋砖瓦朴素,虽只盖了一层,占的面积却不算小,而且门上还有锁。之前陆行舟都是夜晚来的,黑灯瞎火什么也看不清,这次白天来看,才有了新的觉察。

  他问狱卒头:“那屋子是做什么的?”

  狱卒头说:“那是关押乞丐的。”

  “那些乞丐犯事了?”陆行舟疑窦丛生,“若没犯事,为何要把他们关起来,若犯事了,为何不把他们关进牢里,跟别的犯人一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顾慎川 强强耽美文 江湖 游戏网游 升级流 东方玄幻 古代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