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怔,顿时勃然大怒,道:“急传十四贝子,速速赶来见朕!”
十四阿哥此前炎炎大言,将青海局势说得头头是道,却没能料到郭罗克会发生叛乱。康熙当下对这一位便再无特殊的青睐之意,决定这十四阿哥自己挖的坑,便让十四阿哥自己去跳。他急命十四阿哥再赴青海,协同定西大将军年羹尧一道,火速平息郭罗克叛乱。
步军都统衙门这里,消息并不比兵部慢多少,石家的纠纷还未断个最终结果出来,石宏武已经接到消息,要他抛却一切俗务,急速赶往陕西,与年羹尧诸部会合之后,赶往青海。
石宏武人一走,这王孟两家的争端还有什么好说的?王子腾出面,郑重谢了隆科多,隆科多最终没收他暗中塞过来的银票,王子腾便知道这人是个精明的。王子腾毕竟还有公务在身,与石咏等人告辞之后,就准备拍拍屁股回南了。
而孟逢时却只能感叹这一场日食来得太不“逢时”了,他记挂着年羹尧那里,当下决定要与石宏武一起赶路,心想,等郭罗克战事一平,年大将军回京的时候,看还有什么事是摆不平的。
石咏这边则谢过了隆科多与富达礼等族人,又送走了王子腾,随即带着弟弟石喻回椿树胡同。一路上,石咏兄弟两人亲见路上行人大多面色惊惶,走在路上,都是五步一停脚,三步一看天,显然早先那一场噩梦似的日食,给京城百姓们带来的惊吓不小。
到了椿树胡同,女眷们也吃惊不小。石大娘提起早先她们东西两院全点了灯,而左右邻里们则是将所有能拿出来敲打的东西都拿出来用了,敲得震天响,好不容易才“赶走”了食日的天狗。
石家人终于聚在一处,叙过平安。石喻自去劝慰王氏,并委婉将今日步军统领衙门的详情一样样说清楚。石咏则向母亲和妻子两人讲述了堂上发生的事。
“当时我在衙门里真怕,真怕二叔一时糊涂就将要扶唯哥儿娘做正房的事儿说出来。我已经见着二叔的眼神在往孟逢时那里看了——”石咏这些话,还真是不便告诉王氏,“但没想到,这一切,竟都教一场日食给改变了。”
石大娘念了一声佛,道:“这是天意!”
如英却依旧担心,望着石咏说:“可是有一就有二,这一次结果未出,下一次,若是那位年……年大人亲自来京,要为二叔张罗,那边以权势压人,那可怎生才是好?”
石咏满心想解释,他其实还有一样东西捏在手里。东西要用在刀刃上,就是因为年羹尧这次不在,所以他没有马上拿出来。正待开口,忽听石家门板上砰砰砰地敲着。
“姑奶奶,二姑奶奶!”
如英一听这声音,便知是娘家人来了,赶紧命人进来。来人却是她家婶娘齐佳氏身边的一个媳妇子,管着兆佳氏老尚书府的内务。
来人见了如英,蹲下去行礼的时候眼已经红了,略带悲声,道:“英小姐,玉小姐……姑爷那里来送的信,说是玉小姐……不行了!”
如英早已捂着心口站了起来,石咏一拽她的胳膊,让她缓了一口气,如英才颤声问出口:“怎么会?”
石咏这边已经马上吩咐人备马套车,还未等如英这边问完如玉的情形,他已经安排好了出行的事,立即带着如英动身,带着那媳妇子一起赶往安佳氏府上去。
第304章
石咏陪着如英, 匆匆赶到安佳氏府上。这时双胞胎的叔叔白柱已经带着齐佳氏赶来了,带来的消息是十三福晋正在赶来的路上。如英如玉的生父与继母俱不在京中, 她们的亲人也就只有叔婶姑母这些人。
如英一赶到, 就有安佳氏府上的婆子将她引进内宅去。石咏只能与白柱等人一起在外面干候着。石咏听白柱说起, 才晓得如玉是因为生双胞胎时难产, 头一个哥儿生下来就没了气息。如玉依旧挣命将第二个哥儿生下,随后便出血不止。哲彦的娘眼看着媳妇儿不行了,赶紧往兆佳氏府里送信。齐佳氏听说了赶紧命人通知十三福晋与如英, 大家便都赶来了。
石咏一听说“大出血”这三个字, 立时想起了于老太医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当即起身对白柱说:“我去寻个妥当的大夫去, 总不能在这儿干等着!”
白柱却拦了他, 问:“你是想寻太医院的于老太医么?”
石咏一顿,立时记起, 太医院的于老太医原本就是长住老尚书府的供奉, 白柱与于老太医很熟。此前于老太医研究出的那些成果, 应当与白柱事先打过招呼才是。于是他赶紧点点头,说:“也不知能不能成,但总比大家都在这儿一筹莫展地等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