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气质也无,好算作家吗?”
    小林一味赔笑。
    就在这个qíng形下,任自真脱颖而出。
    是他约她见面,她谈条件,大胆起用,使她成为光明日报上一支笔。
    不过林景山从来不居功。
    他常说:“咄,人家没有天份,狂捧有什么用。”
    不要说是小小编者人微力薄,不少报馆及出版社大老板都捧不出作家,开头三两年的确哄动过一阵子,日后还不足泊声匿迹。
    一定要读者支持。
    编者做的,不过是推介工作,读者是否接受,看的是作者的功力,三者之间,关系微妙。
    任自真最近走势大好,虽未能说是独当一面,可是已经出版了五本书,不算是无名小卒了。
    而稿酬版税收入,也足够维持生活。
    当下她沙沙沙伏在书卓上写。
    时间久了,颈、腰,都觉酸痛,每一行有每一行的苦处。
    完稿后,她松一口气,电传到报馆jiāo稿。
    小林来电:“又是急就章,小姐,从容点写,也许会有进步。”
    “这也是副刊特色。”
    “没这种事。”
    “不现炒现卖,有些报馆还真不喜欢呢。”
    “我不赞成。”
    “赶出来的稿,感qíng才真挚,你说是不是?”
    “对,这歪论同jiāo不出稿是不yù滥写一般荒谬。”
    “收到稿,就别再烦我,我还有生活上琐事需要处理。”
    “自真,令晚吃饭如何?”
    叫她自真,不唤小姐,真有点心惊ròu跳。
    “七点半我来接你。”
    “约在一个地方等好了。”
    “我有话说。”
    “喂,公事还是私事?”警惕起来。
    “我们之间没有私事。”即时否认。
    “那么,我上报馆来找你。”
    “人多且杂,不方便说话。”
    “那好,我家就我家。”
    挂上电话,自真到银行去,是,女作家也是人,也需存款提款,接着,还得去买家庭用品。
    自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派,她认为接触生活,自经验中学习,对人世观察入微,才能写出成功作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非是要对生活有更深切的了解。
    当然,这一界限十分微妙,如不知适可而止,太过投入钻营,又会变得恶俗万分,有失斯文,故自真叮嘱自己要积极生活,澹薄名利。
    很需要一定的技巧。
    崭露头角的她并不敢骄傲,那是太太太危险的事。
    自真见过一些前辈,也曾拥有过十五分钟的知名度,太过挟名自重,骄横十分,却后劲不继,现在等着开销,什么都得做,天天在小报尾巴上写。
    当日自真甫出道,路旁相逢,几乎没给这些人一掌打开。
    回到公寓,替新的连载小说打一个大纲。
    林景山早到。
    自真给他斟茶,“小林,有话请说。”
    “想做一个专访捧你场。”
    自真一听,立刻抗议,“慢看,我不屑做专访,我接受访问,是给报馆面子,那并非我工作范围,还有,如果我没有利用价值,你们也不会làng费篇幅,可是这样?”
    “嘴太刁了。”
    “几时?”
    “后天如何?”
    “有空。”
    林景山略有踌躇,“今日,大作家周芸年到报馆来。”
    “呵,她胖了还是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