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来_作者:十二春(206)

2019-11-07 十二春

    步长悠的呼吸都轻了,生怕惊动了自己的母亲。

    她一步步走过去,她看到了,可还是无法从内心接受,她大年初一离开时,母亲还好好的,无病无灾,丰腴又美丽,怎么会突然就没了。

    她在床边跪下,拿起她的手,这么炎热的夏天,手却是凉的,她轻声叫了两句母亲,没有人回应。

    是真的。

    那个教她读诗,教她作画,为她唱歌,要她克己,要她独立,要她端庄,给她讲传奇,告诉她世界丰广渊深,要她有所期待的风雅女人,却以一个近乎荒谬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她忽然泪如雨下。

    身后有人上来安慰:“逝者已去,三妹别太伤心了,节哀顺变。”

    步长悠回头看,是她从来没见过的一个生面孔,不过这人叫她三妹,看岁数三十岁上下,她就觉得是太子。

    太子将她扶起,从袖子里摸出帕子递给她,并道:“三妹在外清修,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来见过父王吧。”

    步长悠擦干眼泪,这才去看鄢王。

    鄢王脸上没了往日君临四方的神气,而像一个失去妻子因而备受打击的中年男人,她跪下去,行了礼。

    鄢王叫她抬起头来,步长悠依言照做,他细看两眼,苦笑道:“你看她是不是越来越像沈溶了?”

    裴翼跟着看了两眼,道:“可不是,不止貌似,更有夫人年轻时的神韵。”

    鄢王又看了两眼,道:“她教出来的女儿,自然是随她,不过也不要太随她了,否则将来少不了苦头吃。”

    步长悠应了是,正要说自己母亲生前的遗愿,请求鄢王恩准她带她回去,鄢王就道:“她以前说过,倘若有天死了,不想与任何人合葬,只希望化成灰,撒入澜叶河。委屈她在寡人的地方待了十几年,你带她回去吧,寡人怎么着都要成全她最后的这个心愿。”

    步长悠有些没听懂,转而看向了裴翼。    裴翼回禀道:“澜叶河从沈国的天山发源, 流经沈国,最后汇入端海, 是夫人生前遗愿, 路途遥远,让犬子护送公主入沈吧。”

    步长悠看到了裴炎,他就在裴翼身边, 可她吃惊的不是这个, 她知道裴炎早晚会回到鄢王身边,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她不知道这次是不是他的机会,但她得成全他。不为他俩之间的私交, 也该为母亲和他父亲之间的交情。

    步长悠吃惊的是鄢王和裴翼对自己母亲的熟稔,这熟稔是她这个与之相依为命了十几年的女儿都不曾有的。

    步长悠知道有关祁夫人的都是细微的小事, 比如她生于何年月,家乡有什么风俗, 有什么吃食, 家里有几个姐妹,小时候做过什么顽皮的事情……可与此同时,她不知道祁夫人的真名, 不知道祁夫人父母的身份,不知道祁夫人说的水草丰茂的家乡到底在哪个方位……

    只要是与未出嫁之前的身份有关系的,祁夫人通通拒绝透露。

    步长悠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沈国人。

    说到沈国,步长悠立刻想到相城说鄢王在沈国有十多年的为质经历,想起太子的生母。她忽然知道母亲为何要对她之前的身份严防死守了。因为一旦确定她是沈国人,年纪又完全符合的状态下, 太容易让人联想到太子的生母了。

    步长悠确认道:“我母亲真是沈国人吗?”

    鄢王却没回答,起身对裴翼道:“一切从简,不要声张,寡人就把这事交给你了。”

    裴翼躬身答:“诺。”

    裴翼和裴炎送鄢王和太子出去,步长悠到床边的脚踏上坐下,呆呆的瞧着祁夫人。一会儿想她前半段人生的颠沛流离,一会儿想到她后半段的隐忍不发,忍不住又掉下眼泪来。

    刘氏和流云、紫苏这会儿得以进殿,见她坐在那里,都有些心酸。

    步长悠轻声问:“乳娘,母亲她昨天都在做什么?”

    刘氏擦了擦眼泪,仔细回忆道:“前天日暮时分,我陪夫人到雁鸣湖放了一些茶叶到荷花中,昨天早上要收茶叶,所以起得很早。等我们到了雁鸣湖,荷花已经开了,茶叶落了不少到水中,不过夫人还是很高兴。之后,我们回来做早膳。现在天太热了,夫人胃口不好,早膳只吃了一小碗绿豆百合粥和几口凉拌黄瓜。早膳后,我们把家里的被褥都拿出来晒,搭在外头的绳子上晒。午膳吃了面,膳后在后头的凉亭里吃了点西瓜,之后眯了一会儿,醒来说梦到了公主,想等凉快一点,去瞧瞧公主……”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哽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