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弟弟这般,她更气恼那几个欺负他的人,恨不得再去把他们痛揍一顿。
后来,她和额娘足足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让常临肯再亲近他们。
发生那件事后,她不敢再带常临出去,这些年来他一直待在府里,她不知道他有没有好的一天,但此时见他神色平静的作画,她觉得这样也好,无论如何,她会永远照顾他。
一如来时,她悄悄带上门离开,没有惊动弟弟。
来到额娘的院子,她瞧见额娘坐在小厅里,轻蹙的柳眉透着抹愁容。
“额娘,您怎么了?”拂春走上前去,瞅见搁在桌上的帐册,登时明白额娘在为何事发愁。“府里的银子又不够用了?”
“你伯娘又犯病了。”白佳氏叹了口气,收起帐册。
丈夫贵为内阁大学士,俸禄算来也不少,养四口之家理应绰绰有余,然而一来丈夫为官耿直清廉,从不收受贿赂;二来丈夫双亲早逝,他自小是被兄嫂养大,他兄长多年前过世,留下一妻三妾还有七个孩子,为了报答兄嫂的抚养之恩,他们那一大家子如今也全靠着丈夫供养过活。
他嫂嫂在数年前染病后卧床不起,每日需服汤药保命,那些汤药所用的药材都是上好的,所费不赀,还有那一大家子的花销也不少,这些年来几乎把府里的银子都掏空了,让她不得不开始变卖她的嫁妆,才能堵上这缺口。
拂春来到额娘身后,替她抓揉肩头,一边安抚道:“额娘别担心,我那儿还存了些银子,我回头拿来给您。”
“你那些银子哪来的?”白佳氏不解地问道。
“我挣来的。”她回得理直气壮。
“你这几天可是又跑去你三舅那儿了?”白佳氏握住女儿的手,回头看她。
“我喜欢去三舅那儿,又好玩又能挣钱,而且这几日三舅那儿缺人手,我去正好帮得上忙,您也知道我手脚麻利得很,做事快又好。”
她外祖父生前是个武将,膝下有三个儿子,大舅和二舅都承袭父业当了武将,原本三舅也走同样的路,却在儿子出生后退了下来,改做起药材的买卖,多年经营下来,如今已是京里三大药材商之一,身家丰厚。
知晓她家的情况,三舅先前曾送了几次银子过来,但她额娘不想白拿三舅的银子来贴补府里的花销,婉拒几次后,三舅就变着法子,找藉口让她替他做事,再给她银子。
白佳氏拍拍女儿的手,“拂春,这几年辛苦你了。”
她既欣慰女儿的懂事体贴,又舍不得女儿,其他大臣家的女儿哪个不是娇生惯养着,只有拂春,年纪小小就开始挣银子,为她分担家计。
拂春笑咪咪地摇首道:“不辛苦,您也知道我向来坐不住,能去三舅那儿帮忙,我求之不得呢。三舅那儿还有事要忙,我先过去了。”
额娘和阿玛只生了她和弟弟,依弟弟那样子,是不可能帮他们分忧解劳了,她身为姊姊,自然得帮着额娘撑起这个家。
拂春离开额娘的院子后出了府,来到三舅的药材铺子,甫一走进去,便遇见三舅。
“拂春,你来得正好,你福安哥正要到城外出诊,你陪他一块儿去。”白佳裕德朝外甥女说完,回头交代一名小厮,“你去同少爷说,拂春小姐来了,让他收拾收拾,早点出城去。”
他膝下只有这个儿子,打小身子骨不好,没少服汤药,也不知是不是久病成良医,待他稍长,身子好些后,就自个儿琢磨起医书来了。
见儿子对医术有兴趣,他请了几个大夫传授,前几年,儿子学成出师,如今已成了坐堂大夫。
“好咧。”小厮应了声,朝附近不远的医馆走去。
“三舅,福安哥要到哪儿出诊?”拂春问道。
“要上城外的普济寺去,寺里有师父病了,不久前差人过来请福安去瞧瞧。你二舅府里头过几日要办喜事,下人都调去你二舅那里帮忙,我这儿一时没人手,今儿个想劳你陪福安走一趟,可好?”
他妻子常上普济寺,这一来二去熟了,普济寺里的师父若是伤风受凉,便会过来央请儿子过去看诊。
他这独子自幼体虚身弱,学不来武艺,好不容易平平安安将他养大,他和妻子自是护得紧,平时儿子外出看诊,他会遣个懂武的家丁陪着他,以防遇上什么意外,也好有个帮手,但过几日他二哥要娶媳妇,问他借了不少人手过去帮忙,一时之间抽不出人陪着儿子。
外甥女的武艺是他亲手教的,她此时的身手已不亚于他年轻时,让她陪着儿子,他倒也放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香弥
永玹
拂春
一往情深
失而复得
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