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三,你少酸言酸语的,我是说江南处处好风景,藏污纳垢的肮脏事少一件是一件,没必要一见池塘就挖泥,挖得水浊,到时想看清池子里有什么都看不着。”要不动声色,静悄悄的等待时机,莫让大鱼从眼前溜走。文师爷抚着胡子,十分不齿的睨眼爱卖弄才智的莫晓生,他俩水火不容,一见面就吵。
莫晓生黝黑高壮,是经年风吹雨打磨练出来的,约二十四、五岁,壮实的身子有如北方大汉,一点也看不出他是南方人。
“不把水弄浊了哪能出鱼,真正的大鱼都躲在阴暗处,池水混浊了才会跳出池面。”他们才好捉个正着。
“混水摸鱼哪能摸得到我们想要的那条鱼,说不定打草惊蛇,反而被鱼反咬了一口。”凡事要按部就班,心急喝不了热汤。
“我看你是越办大事胆子越小,一出了京就成了缩头乌龟,以咱们公子的身分还怕几条没长脚的鱼吗?”池塘就那么丁点大,撒个渔网便一网打尽了。
莫晓生的想法很简单,官大的逼官小的,压得他一五一十的照实全说,在绝对的权势面前谁敢不招?
但他没把人性的狡猾面算在里面,既然敢胆大妄为的在银两上动手脚,就表示其身后有人,而且是一座很大的靠山,任谁也无法轻易撼动。
“大……二公子,莫老三这张大嘴得缝一缝了,我看他迟早会漏口风,坏了咱们此行要办的事。”心不定的人容易出乱子,一点风吹草动就自乱阵脚,见到影子便砍。
文人一向认为武人无脑,拥有好身手的莫晓生便是文师爷眼中冲动有余,智慧不足的粗人。
“莫三哥,我们再看看,这里的水深得很,咱们还没踩到边呢!”
管元善笑咪咪的打了圆场。在两人争执时,他照样大刺刺的与人交谈,一张笑脸和善可欺,踩着大步这边聊个两句,那边话个家长,他表现的就是一副不知世事的公子派头,纯粹偷溜出府来玩乐的,揣着银子当大爷,走到哪玩到哪,吃喝玩乐他在行,其他正事莫找他,他脑子里装的是稻草,中看不中用。
说真的,还真没几人当真拿他当正经人看待,只当是哪家被父母宠坏的少爷招摇过市的出游,除了身边几人外,无人知他胸中有丘壑,谈笑之言含有深意。
“咦?连才智过人的二公子也看不出端倪?”他以为能人一出,很快地就能盖棺论定,回京复命。
唇角一勾,管元善似笑非笑的挑眉。“我是人,不是神,没办法给我一根绳子便能攀天摘蟠桃,我们才刚到人家的地头,连脸面都还没混熟呢!哪能知道其中的牵连有多广。”
那一串相连的大瓜小瓜不知有多少,想全部摘下得费多大的劲,一个使力不均余下几个,假以时日又是一串串的瓜子瓜孙,绵延不断,瓜密叶繁。
再说大官拔不动,摘几棵小蒜有什么用,只要有利可图,要培养出更多的爪牙有何难处,用银子砸就有。
“那我们要继续无所事事的闲晃吗?都走了老半天了。”问不出所以然,莫晓生想找间茶楼歇脚,喝口热茶祛祛寒,这见鬼的天气谁要在外头晃。
“是明察暗访、探查民情,由小老百姓口中得知当地官员有无贪赃枉法。”恨铁不成钢的文师爷气呼呼地拈着两撇胡,气恼他的不长进,不开窍的大脑体会不出大人的用心。
他啐了一声。“是,你说的对,不过小雪眼看着要转成大雪了,这街上的商贩谁不躲雪去?谁还冒着风雪做什么……二公子,雪飘到你头上了,还楞着……”干什么?
莫晓生的话才说到一半,眸光一亮的管元善像瞧见什么有趣的事儿,丢下幕僚和师爷,以及会武的两名长随长生及长欢,快步走向经霜转红的槭木下。
“哎呀!小心凳子不稳——”
本来没事的裘希梅被突然冒出的这句话一吓,收着字画的她心下一急,反而踩了个空,从矮凳上跌下。
她以为没跌个鼻青脸肿,少说也得擦破皮,回府后得找个好借口遮掩一二,不让人发觉她私下做的小动作。她还没有攒够脱身而出的银两,不可以失去丁府这个庇荫处。
谁知她丝毫感觉不到疼痛,身子跌入一个温暖中,微讶的定定神,抬眸一瞧,杏眸对上一双俯视的深瞳,她有些怔住了,脑子一时没转过来。
蓦地,她察觉这是名肩宽个高的男子,顿时耳根一红,面颊烧烫,又惊又慌的赶忙站直,纤白若笋的手指梳理微乱的发,拉高衣襟,唯恐露出一丝让人狐疑的女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寄秋
管元善
裘希梅
重生
欢喜冤家
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