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默的佛经都是让人隐忍之篇。释墨一面孜孜不倦地追寻真相,一面忍受着这件极其残忍的事情对他的伤害,每想一次,都是把心中如刀剜般痛苦深深加重一分,日日夜夜地饱受煎熬。
他越夜越亮的眼睛,在昏暗中如水光一样地直透人心,发髻松动而垂落下来的鬓发,几绺发丝散在了儒雅的脸颊边上……释墨浑然不觉。
“我能做得到吗?替皇上追回偷漏的赋税,肃清柳城数百里地的腐朽吏治,查清贪墨的脉路各道人马……替柳恩师澄清血案寻回公道,明正典刑惩罚凶徒……”释墨忽然抬起眼眸,望住虚空低语呢喃,听那种语气,似乎还和恩师在一起谈论诗文世事时一样,交换彼此的见解。
痴痴望着明灭不定的灯火,叹了一口气。
过了片刻,释墨收了纸墨,已然五更天。
他的眼眸微微一笑,回答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释墨吹熄了蜡烛,接着解开了长衫。
柳城水乡的燕楼莺馆天下闻名,更有秋月湖上一艘艘花船徜徉往来,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太守大人三两下手段已然和城中一群富家公子锦衣少年混得烂熟。释墨这人性明锐,有决断,经纶满腹,但对于坊间的戏耍也有胜场,所以很快就在这一群自命不凡的纨绔子弟中不说是独占鳌头,也是有号召力的人物了。
今夜,月朗星稀。
满城的秋风中都飘洒着花香,吹得人心里发软,吹得衣冠楚楚的学士也一身风流倜傥,眉目胜春。
更别说是染满了胭脂的湖上风,柳底香。丝竹弦管穿云裂石,湖上波光月色,耳边莺歌燕语,传令投杯……
海道衙门的杜公子杜如奇挨着释墨而坐,一轮逢场作戏下来,两人小声攀谈。
杜如奇笑笑,“子书兄,听说你认识一个返乡养老的太医?家父少年时,脚上落下了病根,老年顽疾难愈,不知可否请子书跟老太医说一声,请他为家父延医诊治?”
释墨眉头微微一皱,神色有些古怪,杜如奇一时间看不明白。
释墨故作长叹了一声,说道:“杜大人与释某分属同僚,又是在一个地方为官,更是琴卿兄令尊,释某得闻此事,本该义不容辞……唉……可是……”他一脸令人寻味的神色,眼色怪异地看着杜如奇。
杜如奇一琢磨,说道:“若是子书兄有为难之处,不妨与小弟直言!”
释墨“嗯”了一声,唇角抿了一丝笑意,却是笑得很奇怪。他忽然左右看看,才俯近杜如奇耳侧,低声说道:“这件事为难之处就在……这个太医是假的……”
“假的?”杜如奇心下一颤,接着一脸慎重地看住他,不接话。
释墨看着他眼中一掠而过的怀疑,心下笑了,也不多解释,只低声说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然后,递给他一个彼此心照不宣的眼色。
都是欢场中看惯了风月的主儿,杜如奇一下子就回味了过来,笑吟吟道:“弄个假太医为博佳人欢心?”他一脸笑意顿时深刻起来,伸指指指释墨,笑道:“那个丫头……至于吗?”
释墨笑得含蓄,眼睛笑得跟湖水一样醉人,“顺心顺意的看多了,偶尔来一个爪子乱舞的别有一番风韵……别有一番风韵……”
杜如奇一听,笑容叵测。
释墨手指在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跟着曲子,眼角瞅了瞅他的神色。
杜如奇提起酒壶给彼此满上,互相对饮了,才又问道:“子书兄这回是真的看上了那个泼蛮的丫头……”
释墨知道鱼儿终于上钩了,睇了他一眼,虚笑道:“人要是尝惯了山珍海味,偶尔吃上一顿青菜豆腐还是挺稀奇的……但是若然要天天吃上这个青菜豆腐,却是吃不消……家里平常天天吃上的,虽不是奇珍异品,但是总得与这一身官服合称……琴卿兄你说呢?”
杜如奇当然明白他的话,也是虚笑着,“子书兄说得是,子书兄说得是啊!”心下微微一宽,他还不知道那徐子仁对这件事情不闻不问,打的是什么主意!现在大家虽同坐一条船上,但是他那个江湖身份在一群官史眼中始终上不了台面,若然他能借此机会与知府大人拉上了关系,那以后说出来的话也就要响亮一些,台面上也要算大他的一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薇凌
释墨
行楷
近水楼台
日久生情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