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2)

2025-10-06 评论
弯弯曲曲的黄河经过都城向东面的莘集村缓缓流去。

莘集村是个小集镇,临着古老的黄河水道,周围有着望不尽的沙滩和无边的芦苇,所以村民们在这块土地都以织席、捕鱼谋生,世代安居乐业。

那是一个秋天的早晨,黄河一如往常般滚着浊浪,渔夫们坐着小船在靠近河岸边处打鱼,旋身撒网收绳,一次复一次。

十几条小船随着竹笼里装满了鱼而陆续的摇桨离去,只留下零落的两三艘仍为了未满的竹笼认真的打着鱼,没注意到黄河水位愈升愈高,波浪也愈来愈汹涌,直到岸边有人朝他们大叫——

“喂,快上岸呀!黄河泛滥啦!”

船上的渔夫们闻声抬头。

黄河泛滥?怎会?时间不对呀,今年泛滥的时间怎会提早了这么多?

渔夫们抬头往上游望去,只见黄浪推涌,原本平静的河面突然变得波涛汹涌,而且一波波的浪潮早将他们的船推离了原捕鱼处。

“快上岸、快上岸!”

还在河面上的渔夫们争相告示,一艘艘小船急忙摇桨往岸边靠去。

其中有艘小船正欲将刚撒出去的渔网收回时,却发现网子不知被浊浪里的什么东西勾住,渔夫唤来伴儿帮忙,夫妻俩用力扯网,却在一阵急浪涌来的瞬间反被鱼网拖进浊浪里,双双落水,灭顶……

吉祥是金家渔夫的大女儿,身为老大的她总是在父母出门捕鱼时,就跟着起床到厨房生火打水,负责煮食与家务,照顾比自己年幼的三个妹妹。

二妹如意有时候醒得早了,也会起来帮忙。

三妹花开(2)、四妹富贵偶尔会帮忙,只不过帮倒忙的机率比较多。

他们一家六口生活虽不富裕,却知足守本份,直到那天黄河河水提早泛滥成灾,意外的夺走了她们双亲,让原本和乐的家庭变了样。

那年吉祥才十岁,如意九岁,花开(2)、富贵也才七、八岁而已,顿失父母的四姊妹在无依无靠又没钱埋葬父母的情况下,只能接受隔壁大婶的说服与安排,卖身葬父母。

那年,她们失去了父母。

那年,她们姊妹分离了。

那年,她们的命运有了分歧。

那年,之后又过了好多年……江南丝湖庄。

大红喜帐,鸳鸯绣被,穿着凤冠霞帔的金花开(2)坐在床沿,小小的脸庞上七分紧张混着两分无奈,还有一丝疲倦。

好累。

原来当新娘子这么累。

一早起来,化妆、着衣,顶着比唱戏姑娘还大的凤冠,摇摇晃晃的被扶出来,祭拜何家祖先,上轿,扛扛扛,一路扛过都城,扛到上官家,马上又是祭拜上官家祖先,拜天地,拜上官家的奶奶、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拜完长辈揖夫君……

张嬷嬷塞给她的半个馒头早在轿子上吃完,现在所有人都在外堂大吃大喝,她却只能喝水,为什么没人想到要给新娘子送点饭过来?

成个亲这么累,难怪小姐要落跑。

花开(2)叹了一口气,饿。

抬头看见满房喜字,桌上一对喜烛,她还是有点难相信,她居然成亲了,居然就这样成亲了?

今天早晨起床时,她的身份还是何府千金的随侍丫头,现在却……哎。

“何家绣坊”出产各式绣品,何氏绣工天下有名,而上官家的“江南丝湖庄”则产丝绸棉葛,有桑田、棉田、丝院、染院,从抽丝到成疋一气呵成,几乎占据江南大半丝绸市场,两家联姻,是地方盛事,没人想到小姐会留书落跑。

早上她去唤醒小姐时,见床上没人,还以为小姐因为紧张所以早起,等发现桌子上的留书,才发现大事不妙。

爹、娘,女儿跟汪大哥是真心相爱,请原谅女儿不孝。

芍药上

花开(2)不敢声张,拿了信直冲老爷夫人的房间。

老爷看完信一脸呆滞,夫人看完信一脸傻眼,加上张嬷嬷,房间四个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外头传来其它丫头的声音,“老爷夫人,陈伯说吉时快到了,请老爷夫人准备祭祖。”

这下可好,祭祖的时间快到了,也就是说,上官家的花轿快来啦。

江南丝湖庄三代单传就上官武玥一个儿子,何家绣坊也就何芍药一个千金,本来应该是美事,谁知道会出大事。

要出去找人嘛,都走了大半夜了,也不可能马上找回来,何况女儿与长工私奔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只能私下托人找,绝不能大肆宣扬。

要想跟上官家延期婚事,只怕又不容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简薰 上官武玥 花开(2) 代嫁新娘 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