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过。”
伍士康坐在堂下,沈力恒坐在堂上,主、客间谨守分际,更可以说显得疏离,毫无亲切之感。毕竟完全陌生,更不知来人用意,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不只来人打量着他,沈力恒也打量着伍士康。也许出于夺爱之恨,也许出于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他就是不喜欢这个伍士康。
身为武将,他自是高大挺拔,即便卸下戎装,一身燕服,目光之间依旧充满攻击性。但最让他不舒服的是,虽为武将,他却散发着不正的气息,毫无光明磊落的感觉。
更或许想起皇上就是要将紫心下嫁此人,他更是难以咽下这口气。他并非自大之人,自幼教育让他根本做不成自大狂,但他此时此刻确实自认,倘若紫心跟他,肯定也好过跟着这个伍士康。
既然没有好感,那就毋需迂回,有话直说。
下人奉上茶后,沈力恒一口也没喝,直接问道:“伍将军这趟前来锦绣署,不知有何贵干?”
伍士康有点讶异沈力恒的直接,一时间倒不知该如何开口。
沈力恒笑着,笑意却不曾达到心底。“若是为了礼服与驸马服饰,此事小官不能擅做主张,尚须向皇上禀报……”
“本将军前来,并非为了那档子事。”语气里对与公主的婚事满不在意。
“那是为了什么?”
伍士康放下茶碗,尽管茶香再浓、茶汤再甘醇,他亦无心享用。这趟前来,另有正事,尽管荒谬,也要开口。“本将军有要事请教沈大人。”
“请教不敢,有话请说。”
看着这宽阔的正厅,想起这沈家锦绣事业名扬天下,“这沈家有着锦绣天下(26)的美名,各色针法,均了若指掌,可以说,沈家掌握了所有的织锦刺绣技法,对否?”
“可以这么说。”
“请问沈大人一个乡野传说。”
听闻“乡野传说”四字,沈力恒心里隐约有谱,也不禁严肃了起来,似乎随时准备接招。“什么传说?”
“传闻沈家传有一种针法,只要出现传世子孙学会这种针法,并织成一图,则代表……”
“代表什么?”反问,他当然知道代表什么,但就是装作不知。
伍士康笑着:“代表江山即将易主。”
沈力恒看着伍士康,沉默半晌,随即开怀大笑,笑声朗朗,传遍正厅,甚至连厅外的沈一虎都听到了。
“沈大人笑什么?”
“伍将军,本朝的太祖爷打天下费时十三年,损耗百万兵力,破费的银两更是难以估计,尚且辛苦创立国朝。倘若我沈家有此针法,轻松就能决定谁坐江山,则太祖爷的辛劳,魂断战场的兵勇,岂非笑话?”
伍士康一愣,完全不知该如何回应。沈力恒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甚至铿锵有力,令人难以回驳。“可是这传说……”
“传说只是乡野间取乐编造出来的故事,这国朝体制,岂能与乡野传说混为一谈?”
伍士康声调上扬,“难道沈家几百年传下来,真的没有这套针法,或者是曾经用这套针法织成什么东西吗?”
“确实没有。”沈力恒声音平稳,“如果有,我身为沈家唯一传人,理当知道,倘若连我都不知,则传世之说便毫无意义。”
心急了,“所以你不会这套针法了?”自以为的推论。
沈力恒摇头,“不只我不会,沈家往后的子孙也不可能有人会,因为没有这套针法。”
站起身,似乎有点怒气,“我再问你一次,你确定没有?”
“没有。”气定神闲,仿佛对方所言净是笑话。
不知怎的,伍士康反应很强烈,似乎带着焦急,他竟然当堂开始来回踱步。
沈力恒看着他这样,随意一问。“伍将军不像是会相信这种乡野传说之人,小官想知道,将军怎会问这个问题?”
这乡野传说,朝中确实曾经传言,但大家都一笑置之。毕竟当处盛世,天下安乐,烽火民怨不生,江山天下哪有危难?稳的很,自然也不会作联想。况且沈家一再否认,这几十年来,已经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了。
伍士康大叹,“还是不是燕王爷……”
此话一出,沈力恒浓眉一皱,门外之人也跟着一惊。
伍士康原本还兀自思索,想着他虽不信,但该怎么将沈力恒的答复回报给还颇信此道的燕王赵本义。
但他突然惊醒,发觉自己已将托他前来之人的身份公开,着实一吓,讶异这个沈力恒竟如此会问话,眼神恶狠狠瞪向他,但又不知该说什么。“本将军还有事,先告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莫霖
沈力恒
赵紫心
金枝玉叶
情深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