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又谁会比掌管生死的鬼差更清楚世上是否真有“灵参”存在?
文判说,有的,确实有,数量还非单一,生死簿上,清楚记载它们生于何处,寿终何时。
“那么其中某一株的死因,定是被我睚眦挖回家熬汤。”当时,他咧嘴朝文判笑,文判回以温文莞尔,他又问:“那些参大多出没于何处?”
“天山有,落阳山有,雨行之山也有,熊山有,巫山有,赤石之山也有。”文判据实以告,一一细数。
“还真多。”他当灵参只有一株,绝无仅有,怎知一点也不稀罕。
“灵参不好摘,株株长命百岁。”
“因为还没遇到我睚眦。”他骄傲道,挥挥手,离开森冷地府。
他走得太快,以至于没听见啜饮完茶水,动作不疾不徐的俊雅文判轻吐出那句沉沉笑语:“生死簿里,没有一株灵参,是死于熬汤。”
可惜,睚眦早已不见踪影。
他顺着文判所提及的山名,一座一座跑。天山有,但同时天山有凶兽穷奇,据说她护天山一草一木像护心肝宝贝似的,睚眦不怕凶兽,可他怕女人——怕女人说哭就哭;怕女人说翻脸就翻脸;怕女人叽叽喳喳的连珠炮唠叨——所以天山不列为首选之处。他先往落阳山去,之差没把整座山翻过来找,参是找到了不少,巴掌大小,躺在他五指间安安分分,挖出来哪会发出尖叫?
他改去雨行之山,在绵绵细雨间偶遇几名采参人,听他们说书般描述他们曾听见灵参在月下唱歌,又有人说亲眼见过灵参化为人形,将灵参说得多不可思议,若他们知道站在他们眼前这名男人是龙子,怕是吓得他们屁滚尿流。
五日雨行之山的寻访,除了故事听闻不少,并未有实质收获,再往熊山、巫山,本以为只需花费一两天完成任务,眼下倒是拖过半个月,灵参连条须也不见踪迹。
很不想把目标锁定天山,因为除了凶兽穷奇外,尚有一尊月读在,偏偏采参人将天山说成遍地全人参,比杂草还要多,即便再不甘愿,仍是得跑一趟,探探虚实。比起遇上穷奇、月读,他更不希望浪费时间在盲目寻参上头,他立志要成为第一名带回药材的龙子,拔得头筹,绝不输给兄弟们。
于是,睚眦踩进了天山地盘。
昔日为撑天之柱的天山,不再遥不可及,不再神圣无法侵犯,它绿荫苍翠,鸟语花香,每处景致如诗如画,信手拈来,一花一草一树皆是如此之美,但睚眦没有美感,不懂欣赏,只注意哪里找得到灵参。
灵参呀,像孩子一样顽皮好玩,传闻要是有人在山林里讲起故事,它便会来到一旁偷听呐。采参人甲提过。
灵参最气有人说它们坏话,要是谁冒犯它们,它们可是会恶整人,从土底下方伸出参须来绊倒人呢。采参人乙将灵参说得好似幼稚毛小子。
灵参讨厌人吹口哨,觉得是种轻浮挑衅。采参人丙立刻补充。
我们采参人要入山之前要祈祷神佑、斋戒沐浴,茹素三月,忌杀生及夫妇同房,灵参不喜欢身带污秽之人靠近。采参人丁也道。
听说灵参会变成人形,或男或女,接近采参人,骗走采参人的整篓参。采参人戊煞有其事说。
睚眦沉默忖思采参人种种说法,无论有几成真假,皆有参考价值,于是他首先收起背上龙刀。
“电掣,你先安分躲起来吧。”电掣是龙形大刀之名,然而收刀不靠自己,反倒对着一柄冰冷大刀下令,看似荒谬,但那柄大刀竟缓缓颤动,钢铸的龙,身躯灵活窜行,攀附于睚眦颈背,潜入他领口内,薄甲隆起一团龙形,在慢慢消失于薄甲之下,没入睚眦背脊龙骨,与其相融。
收起杀气腾腾的凶器,敛去霸息,他开始悠哉吹起响亮口哨。
“人参煮鸡汤,又油又香醇,一口暖呼呼,两口强体魄;人参花泡茶,强心通神智;人参果入口,鲜美红通通;人参叶炒肉,微苦滋脾胃,人参呀人参,整株吃下肚,有病可治病,没病也健身。”口哨之后,是一段挑衅顺口溜,睚眦语带嘲弄,重复做着这样的动作,一路逛到天山山腰。
来整他吧,自己送上门来,乖乖让他逮,给他瞧瞧一株参准备拿多少参须来整治他这只龙子。
顺口溜一首首,每首皆不离人参滋补好处。被人品头论足,从花到果,自叶到须,一一点名食用,依灵参的小孩脾性,岂能呑忍下肚?
睚眦将自己弄成醒目钓饵,大喇喇漫步山林间,方便灵参对他下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决明
睚眦
参娃(4)
灵异神怪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