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还记得小时候听故事时的情景吗?说的人说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目瞪口呆,整个魂灵儿都被拽进了故事里,跟着故事里的人物一同哭笑喜怒……
因此,但凡是人,大概没有不爱听故事的。
而城镇村落无论大小,也总是能在人群堆里找到些个会说故事的人,或者是职业说书人、或者是见多识广的老人家、又或者是走的地方多了,自然有些故事装在行李里,跟着人沿路散播的。
而每当说故事的人打开话匣子的时候,就有个奇妙的世界在那张打开的嘴里成型了……那形形色色的故事总能让人或感动或落泪或开心地大笑……这些情景,你熟悉么?
听个故事,有些人总能从故事里得到教训,然而大多数的却只是听听,能打发时间就算完。即便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是么?黑猫白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管他是闲情小品还是壮阔史诗,只要好听,就是好故事。
如何?准备好听我说故事了么?看看天还透亮的,反正闲着,就听听呗!——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古老的土地上,总有着古老的传说。
朔野狂沙飞扬的苍莽北方大地上散布着如星点般的村落,一个个带着似被风沙迷蒙了面貌的故事,在老人家松垮出皱纹、抽着水烟袋的嘴里被传述着。
山魈木魅、水精花妖……那与人异路的族群和人交接,搬演着一出出悲喜,忠孝节义、因果报应、情爱缱绻……多的是有情的妖魅与无情的精怪,在传说里活着。
而长茂密草间,那拖着一条蓬松长尾的族群——狐——成了乡野奇谈中最动人的角色……
※※※
风带起了尘沙,刮过庙埕旁大树底下的一张方桌,邻近积古的老人家正围在桌边闲谈,消磨午后的闷热。桌上放着一壶茶,那是庙前卖香的妇人王氏刚提了来的,几个孩子粘在老人身边,磨着要听故事。
这时,老人望见前些日子为了秋试进城的赵秀才正向着他们走来。大家只知他姓赵,名号却不清楚,于是大伙儿都称呼他赵公子或赵秀才。
只见来人身量颀长,面容秀美,一对灵动如水映星的双眸仿佛能言善语,常挂在嘴边的微笑透着温蔼。打他一进城起,那身俊美丰姿就让众人的目光聚集,更让许多姑娘见了他就脸红。
老人站了起来,对着他微微弓身,笑着招呼道:
“赵公子。”
“诸位长辈好。”赵遇兰对着一众老者微笑施礼,“方才起了点风,天气总算没那么热了。”
“是啊,您要不要坐下来喝杯茶,解解渴?”
“不敢叨扰。”
“您说这哪里话,不过是一杯茶罢了,说得上什么叨扰?请坐请坐。”老人让着,“赶秋试一过,您金榜题名,我们这街坊都还要靠您增光添喜呢!”
赵遇兰微微一笑,便也不再推辞,撂起长袍下摆就在老人让出来的空位上坐下。
“几位老人家真有兴,正说些什么古记儿?我也想听听,好长长见闻。”
“呵呵……我们几个老废物,还能说些什么有意思的话呢?不过随便说些异闻趣谈,消磨时间罢了。”老人倒了杯茶送到赵遇兰面前,赵遇兰忙欠身接了,“刚刚我这孙子正吵着听狐仙的故事。”
“从前我在家乡,就听说北地多狐魅,正好奇着呢!而且我到这儿来住了十来天,却有怪事,弄得我不自在,有人让我来请教几位积古的老人家,也许诸位能为我解惑。”
“喔?是什么样的怪事?”老人们的神情专注起来。
年纪古稀的老人最是觉得昼长难遣,因此上对于种种异谈倍感兴趣。
“也没什么,只是我在庙里租了两间房,一间当书房、一间设了卧榻睡觉,开头两天都没事,谁知道到第三天上,我一进书房,就发现整个书房被整理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桌上石砚里还注了一汪浓墨……”赵遇兰缓缓说着,修长眉尖略蹙,“我没带家里人来服侍,这可不知道是谁这等好心,帮我料理这些。我原想着会不会是跟我一同在庙里租房的邢公子或寺里的小沙弥一时顺手,便帮我打理了,谁知日日皆如此……”
“有这种事?”老人们睁大了眼,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