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然,本侯向来都很有原则的!你不信吗?」
连猫的食物都抢的家伙竟然和自己说他有原则,龙轻寒轻笑出声。看到卫非越来越红的面容,越捏越紧的拳头,龙轻寒识相的止了笑,又道。
「信,你真不打算吃东西,现在月色如此之好,朕还打算与你把酒言欢,你真不吃?」
「不吃不吃我不吃,这么晚吃东西有违养生之道。夜食的鸭子则肥,这么晚还吃东西,很容易吃得脑满旸吧你知道不知道?」
说是这么说,可是看到这些令人食指大动的美味佳肴让他不吃,真是酷刑。又叹了口气,手脚利落地跳上一旁假山之上最高吋地方,卫非手持一壶酒,看著脚下的浩浩烟波,真想哭。
天啊,地啊,有食物不让吃,这可叫他怎么过啊!
不如不看,不如不见,眼不见心为净。
正当卫非自怨自艾之际,皇帝正一脸铁青,对著湖水不住照来照去,还不停问著身边的内侍。
「朕很肥吗?」
他每天晚上都有吃夜宵,难道在卫非眼里,他已经是脑满肠肥的人了?
这个词连多看几眼都觉得刺眼,更别提要套到自己身上,龙轻寒直觉自从他与卫非重又相见的那日起,他的日子就变的乌烟瘴气。
看了半天,怎么看湖水里映照出来的都是温文尔雅的美青年,方才松了口气。可一转身,看到那一桌子金碧辉煌的菜肴,龙轻寒又皱起眉。
被卫非这么嫌弃,叫他怎么还吃的下,罢了罢了,今晚月色足以下酒,这桌菜就撤了吧!
叫人撤了酒席,把了一壶温酒,饮到酣处,龙轻寒兴致大发,不由吟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下是曹操的《观沧海》吗?
坐在石头上,卫非不住看看湖,又看看诗兴正高的龙轻寒,皱眉。
对著烟波不兴的湖,也能联想到海?明明是荷花盛放的夏季,竟能和秋天联系起来,这位皇帝也真能想。
可换句话说,《观沧海》体现曹操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龙轻寒酒意正浓之际吟诵这诗,足以代表他不是庸才,只是深藏不露。看来阿爹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卫非眯起眼,想起父亲说的话,微笑。
《观沧海》是卫冲虚最喜欢的一首诗,受他影响,卫非也很喜欢这首诗,可这并不代表他就很乐意听十几遍以上《观沧海》。
一会过去,敝笑听诗的卫非僵住了面皮。龙轻寒就不能换点别的诗念念吗?
翻来覆去就这么一首,他不烦,自己也烦了。正想叫住皇帝,却见龙轻寒看著湖水,沉静的目光。
那样如水一样的眸光里,有隐忍,也带著一丝放纵。
突然卫非不想叫住他。
卫非知道龙轻寒的日子不好过,而今晚的皇帝很高兴,自己又何必搅了他的兴致呢?
难得月圆人欢,不如今晚,人意也圆满。
想是这么想,可是做起来实在是很难。
卫非本是武将,虽说也喜欢文学,但听这早巳读到烂熟的《观沧海》,还是有些吃不消。一边喝著酒,一边听著龙轻寒念著诗,只觉得眼皮越来越重,一壶酒未喝完,已在大打瞌睡。
正是夏夜凉风送爽,月下二人酒意正浓。
龙轻寒心情愉悦地转过身想与卫非对酒言欢,那人却不见了。
正狐疑,却听湖中「扑通」一声,定睛一看。
哎呀,不好,卫非掉到湖里去了。
大群内侍忙活了一阵,方才捞起一只旱鸭。
虽然自幼就在有著水乡之称的「滁洲」长大,但卫非不会游泳……
于是打从湖里捞上的那刻,卫非已经昏了,吃了不少水。而龙轻寒酒也醒了大半,那是被吓的。
一帮人急忙忙地回到了龙轻寒的寝宫,正见宫中等著一人。
这人龙轻寒不常见,却极熟,乃是当今太皇太后,也是卫非的祖姑母。
太皇太后与卫非有亲缘关系,与龙轻寒反倒没有,太皇太后没有子女,但宫中的皇子皇女皆为其抚养长大,所以对她,所有人都很尊敬。
就算现在炙手可热的太后一族,在太皇太后面前也不敢放肆。
太皇太后早已不年轻了,可无论过多少年看去,她都是那样高贵而雍容。见了她,无论是谁,都会肃然起敬,龙轻寒也是一样。即使此刻她的目光,没看看自己,而是凝视著靠在自己怀里,依然昏迷不醒的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宋颖
卫非
龙轻寒
为报「老鼠冤」
花尽心思
栓在一起
竟改变两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