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人生(17)

2025-10-07 评论


杭晨微听得哈哈大笑,蹲下身对着正在探察地形的乔丹,邪恶的笑了笑:「你家老头出差,没人给你撑腰了,要是不听话,嘿嘿……」

乔丹歪头藐了他一眼,浑身透出不屑的神态,从他身侧踱了过去。

千帆大悦,嘲笑连猫都知道柿子要捡软的捏。

这些年,千帆所在的美术博物馆,在艺术品修复方面声名崛起。而千帆,正是主力军之一。他大学时就开始专攻这方面,一毕业得到了交换名额,去英国专业进修一年。除了原本主攻的油画修复,他还亲到民间,向几位赫赫有名的「画郎中」虚心讨教。这些年传统技艺的流失非常厉害,年轻人很少愿意继承冷清偏僻的传统艺术,民间艺人逐年消减。难得有千帆这样肯学上进的年轻人出现,对于那些匠人们而言,也是颇为欣慰的一件事。将世代相传的传统技法,引入到主流的艺术品修复领域,得以保存、发扬,这正是千帆建立名声的开端。

而这次,他所做的这篇论文已被一本很有影响了的期刊收稿。他尖锐的提出,在艺术品保护工作中,过多着眼于技术手段,而忽视了艺术品修复首先就是种文化事件。对作品本身理解的不足,导致在修复过程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很多的修复师只顾着让一件作品变得好看,而破坏了其本身蕴涵的历史价值。他大胆的在文中举出了几个例子,令会场气氛达到了一个爆点。

他的报告一结束,麦克风极为抢手,比原定十五分钟的提问时间,足足多延长了二十分钟,甚至他与提问人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最后会议主持人不得不强行中止了提问。

从技法的创新,到概念的突破,千帆成功的实现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次飞跃。他们的黄馆长笑得赛朵花,同时暗自遗憾没法招这小子当女婿——千帆的性向还是其次,而是他自己的独生子,前些年就跟男人私奔了。

会议第五天是理事换届选举和闭幕式。千帆他们有备而来,反应热烈的报告和黄馆长的提前造势之下,千帆成为了最年轻的常任理事,而黄馆长也荣登副秘书长一职,这次可说是大胜而归。

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组委会安排了当地旅游的活动。千帆没有参加,他去看望了自己的恩师之一,曹教授。

高二的寒假,他师从近十年的授业恩师,介绍他到老朋友曹教授所在的大学进修。直到现在,他还记得很清楚,他和曹教授初次见面时的那番谈话——

「你年级小小就这么有志气,不错,真不错。不过要说具体教你些什么,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个人如果有能力,那要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并不难。但要想出类拔萃,单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热爱』,要是少了一颗热爱的心,那就少了底气。

「我指导过的学生里,不少都很有天分,但真正出人头地的,五年十年未必出现一个。怎么说呢,天分高的学生很多,可学了这么多年后,还能以所学为乐的人就不多了。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所好、所学、所用三者合而为一。如果是真心爱好的,自然就有那股钻研的劲头。喜好这东西强求不来,说白了就像是『缘分』。」

「你来我这里,与其说追求技法的更上层楼,不如在这环境里开开眼界,多看多听,好好想一想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立志当趁早,年轻的时候培养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当时,千帆侧头聆听到末了,开口问:「那您喜欢自己的工作吗?」

曹教授立刻笑了起来,继而以满足的口吻回答:「当然!我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还自嘲的补了句:「不过呢,我是有兴趣没天分的那一类。」

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们初相见就非常的投缘。可惜因为某些缘故,千帆最后没有考入他门下,不过一直到现在,即便曹教授退休了,他们仍保持着联系。

对于千帆来说,其实还有一个更难以忘怀的隐情。他高二那年的进修,正是他与曹教授的研究生——欧阳春的初相逢。

***

「嗯……」半夜突然醒过来,没了睡意。

看看霸占了大半个枕头的乔丹,千帆无奈的笑笑,下了床。逛到一楼客厅,他才想起常用的水杯忘在床头柜上忘了带下来。而家里最后一个备用水杯,昨天也被他摔了,结果他只能可怜巴巴的拿了个瓷碗装水喝。

捧着个碗,坐在空荡荡的沙发上,他想起了在北京时与曹教授的见面。原来,曹老他早就知道了自己和欧阳的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亦凝 郑真 千帆 近水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