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没有。”
江面空无一物,只有几只河鸟掠过水面。
闻言,垂下头,极失望,但当她忽尔忆起一事,便又希冀地抬起脸。“那么看得到房子吗?一幢小屋……石头砌的。”
“哪里?”
远远望去河滨有沙洲,而岸上唯有树林。
“那里!”熟捻地指住一方向。“树林边,湖田后……小小一间,还在吗?”她的眼睛早在九旬时没了作用,三步之外的东西,仅剩白茫一片。
树林边?湖田后?让老妇这么一比,荷姜果真看到一幢颓圮的小屋。只是,那在好远处,她的婆怎看得见?而且,她该也没来过这地方的,直至今天。于是她惊讶问:
“婆,您怎么知道那里有幢小屋?”
听了,不济事的老眼顿生精光,她咯咯笑。“屋子……真的还在?还在吗?荷姜……咳咳!”一个气息不顺,她笑得生咳,还深咳不止。
“婆,房子还在,但这里风大,咱们还是别久待,我怕您的身子……”上回到寺庙,对她老人家来说已是勉强;而若非这几天老人家一直嚷着想渡江到对岸瞧瞧,她也许就不会冒险让身子虚弱的她出远门。
“我没关系,好不容易……好不容易等到这机会,我想过去看看。”放开扶着荷委的手,老妇踏着蹒跚的脚步急着走下小丘,孰料她一个踩歪,竟跌了下去。
“婆——”荷姜尖嚷出声,她奔下小丘,扶起那不堪一摔的老人。“婆,您有没有事?摔着哪里?哪里痛?”拍拍她的膝,而后盯住一张木然的脸,只是意外地,她竟发现老人的唇边扬起了笑。
她笑,并摇头。“我……真的好老了。”这感慨,好深。想以前,她也有蹦蹦跳跳轻松踱过这小土堆的年龄;想以前,她也有一眼数清江面河鸟的视力;想以前,她也有……
“婆,咱们回去好了。回去后,我请爹找大夫帮您瞧瞧。”招来那停在远处雇来的马车,想将老妇搀上车去。
但老妇却不从,她执意:“我……不像窑里烧出来的瓷……随便掉就碎了的。我要死……也是寿终正寝。”
窑里的瓷?是啊,婆是不像那白瓷绝美却不堪一击,听她娘说,婆的个性韧性足,所以才能忍受高祖父的冷落并在偏房众多的处境下,站稳大房的地位。
抬眼,老妇盯着身前人,气虚了。“傻孙儿,我不过只是个思乡的老人。”
“思乡?”她侧扶着那摇摇欲坠却固执的老人,不得已,只好先要车夫从车内拿出两把便椅,一把让老妇坐,一把自己坐。
“我生在这江畔,长在这江畔。”看着眼前,恍然,她似乎又能睇见所有景物,那让她激动不已、心悸频频的往日景色。“所以这里的一切,即使我再……看不见,也能一一数出、记得。”手抑住胸口,那儿仿佛有一波狂浪正袭来,她颤着手,似乎已预料到某事的即将到临。
“荷姜不知道婆是浔阳人。”其实这也不奇怪,她和她隔了多代,且那宅子里人了众多,若非她十五那年为了渔郎和爹娘发生龃龉,一时斗气藏到了宅子后头静谧的竹屋旁,或许她还不晓得自己仍有个住在里头、高龄百余八、已淡出家事的高祖母。而今天她也不会有个凡事开导她、支持她的婆。
“有好多事……以前我认为你小不懂……所以觉得没必要说,但今天……我却好想找个人说说。”
以前这娃儿总吵着她问东问西,但她总三缄其口。因为往事已矣,除了说了她不见得明白之外,还为了防无谓的人言,所以她至今连她的背景身世都不知是正常的。
荷姜握紧老妇颤抖泛冷的手。
“我要同荷姜……说一个人的故事。”
“好,荷姜听。”老人心事重重,所以她暂且先依。
而瞬间,老妇思绪恍若回溯至好久好久之前,那时的她,也只有十五。
“婆有没有跟荷姜说过,婆的家就住在这树林后头不远的地方?”
身边人摇头,于是她续道:
“不说,是因为早没落了,屋子和人……都是。记得那一年家里的生意出了大差错,婆的爹贪了便宜自外头买进数批劣质南北货,那南北货卖给了人,却让人吃出了毛病,可婆的爹却无力偿还。”当时一群人找上她爹讨公道的情况,即使至今已过近百年,她犹历历在目。“婆的家自那时之后,便无时无刻不笼罩在恐惧的阴影下,我们怕人打、怕人放火,婆的爹和娘……连睡觉都胆战心惊,甚至连眼皮儿都不敢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安琦
凤玉
殷兰舫
灵异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