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打量着他孩子气十足的面容,她基于“少年人最忌被人说小了”的古训,很大方地把他的外表年纪上浮了两岁。
容劼气结,严正声明:“我二十岁了。”
嗄?
欧阳子夜檀口微张,表现出掩饰不住的吃惊,“怎么可能?”
太过分了。
容劼愤慨的脸都气歪了,别过脸低嚷道:“我、我再也不要理你了。”转过身,大踏步走远。
这么孩子气的举动,他想人信他有二十岁,怕是难了吧?
欧阳子夜失笑,觑着那位二十“高龄”的小哥走进邻家,又在片刻后气鼓鼓地出来。
这样不加修饰的天真,未被浊世沾染的赤子之心,才是他令人全心接纳不起排拒的原由吧。
——$$$——
当天下午,他们向村人一一辞别。
挥别了送了他们一程又一程的刘家村人,他们带走的,除了他们满心满怀的感激叮咛,还外带一大包肉脯菜干、窝头咸菜。
虽然一再说不远处便有集镇,他们不需要带什么干粮,却禁不起村人再三恳求。盛情难却下,带着不安,收下了他们珍贵的口粮。
欧阳子夜回望着已经变小却仍拼命向他们挥着手的刘家村人,幽幽浅叹。
走过了一村又一村,天下的百姓都是一般。过着清贫困苦的日子,却仍然达观,仍然善良,安分守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苦苦耕作,换取微薄的收入以求生存,再辛苦艰难,也不怨天尤人。他人的一点小恩小惠,便感激涕零,恨不得结草衔环,报效犬马。
这样善良单纯的人们,却总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困难。天灾人祸,也是欺善怕恶。干旱洪水,对于富人来说,也许只是让他们少穿一块锦,少戴一支钗;对穷人而言,却是剥了身上衣,夺了口中食。甚至于一场小小的伤风感冒,也会因为他们没钱请医抓药,而蔓延成不可挽回的大病,魂归离恨天。
她只恨自己只有一双手,救不到所有人。
许多偏僻的小村落,交通不便,村人连药方都没见过,一旦染疾,便自己上山摘两棵药草煎了服下。往往药不对症,反而耽误了病情。
所以,她在贫苦之地,除救人外,还努力教人医术。一地至少该有一个大夫,是她的坚持。即使无法停留太久,她也会留下一叠药方;而她的箱中,常常放着——两本最初级的医书,也是为此而备。纵然一村之中,无一人识字,她也会想方没法教他们分清病症、药草。
从来长贫难顾,故而“救病不救贫”是她的宗旨。一时的病苦,她可以救助,一世的贫苦,她却没有办法。她不可能让所有穷苦百姓一辈子丰衣足食,一时接济往往令人生出惰性。那不是救人,反是害人。
然而她却不反对他人对这些生活困难之人伸出援手。就如下午她与容劼一家家向村人告别时,曾见他几次趁人不察,将银两偷偷塞人村人被褥之中。她看见了,只是转开眼,甚至还帮他引开村人的注意力。
一来,是不忍心泼他冷水,他的善良和天真,都是难得可贵,不该被打压;二来,则是因他虽善良,却不盲目,他所救助的那几户,不是孤寡老人,便是带着幼子的丧偶妇人,这两种,都是没有办法只靠自己生活的。
他好心,但不滥好心。
一双慧眼静静看着男子的言行,看进了他的温良纯善、宅心仁厚,也看见了自己的一颗心,竟然因他而动。他们两人同行,想要一路顺风看来是不太可能的了。
欧阳子夜独坐茶坊内,望着凉棚外大打出手的一干人等,不由苦笑。
她与容劼离开刘家村已有三天。一路上,不是她停下来替人看病,就是他跑了去打抱不平,两天脚程便可到的钱塘城,他们至今才在城门外歇脚。
不过他会武,还是令她吃了一惊呢。
也许是他无比秀气的容颜带给人太多错觉,虽然见他为农人耕田时力气过人,但看着他的脸,却总以为他弱不禁风,而忘了他出身将门,容将军若舍得他下地种田的话,决不会不教他武艺的。
而之前两次,他们遇见地痞敲诈小贩,以及不良男子调戏少女,他都以压倒性的气势与惊人的口才“讲”到那些人无比羞惭,浪子回头,让她在暗暗佩服之余,也为他的鲁莽捏了一把汗。
这小子分明是尊丈二烛台,只照得见别人,却照不见自己,平时训起她来头头是道、振振有辞,一遇到看不过眼的事立刻热血沸腾,勇往直前,什么人性的明暗、社会的险恶,统统抛诸脑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点都不担心别人是装可怜,串通好了设下陷阱等他往里跳又或遇到死不悔改的恶人,任他骂得体无完肤也毫无羞耻心,反而恼羞成怒地把他也痛殴一顿,甚至杀人灭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关月
容
欧阳子夜
近水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