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堂”位于市集城隍庙东边十丈楼下,在阳羡城老少皆知,一直是游览胜地。寒奴到这儿有好一段时间了,却苦无机会抽空出来逛逛。
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庙外吃食摊棚林立,风味多样,不时飘来美味的香气,令她食指大动。
“想吃吗?”轿内的他隔着一块布帘子,却能精准猜中她的心事。
寒奴回眸见他掀起轿帘一角,露出的唇角噙着轻松的笑意,心情似乎不坏。
“可以吗?”她反问。
“停轿。”
“不行耶,我们跟人家约好的时间已经快到了。”算算时候,现在都午时近二刻了。
“让他等。”跨出轿子,他率先走到一家名唤“西来顺”的摊棚前面,那只不过是一家馒头、包子店,看来并不起眼。
老板一见是豫鹰扬,立刻肃然起敬,张大的嘴巴久久阖不起来。
“打开盖子。”他命令着。
“是。”开笼时,一股氤氲蒸气冲了出来,那小巧玲珑的包点皮薄半透,全胀得鼓鼓的,香味扑鼻。
“来,趁热吃,入口一泡汤,回味无穷。”豫鹰扬用手捏起一只热腾腾的汤包递予寒奴,她想接过,他却不肯放,坚持直接送进她嘴里。
“唔,好好吃哦!”寒奴一尝滋味果真不同凡响,伸出舌头连沾在唇边的汤汁一并舔进口中。
这副孩子般的馋相,竟让豫鹰扬看得痴了。像心湖中最幽微的一根弦被触动,余波荡漾,久久不息。
“吃够了吗?”一笼十个汤包已见底了,她的伤显然没有他想象的严重。又或者,她根本没受任何伤?
“够了。”若不是有所顾忌,她至少还能再干掉一整笼。
“那上路吧。”他表现得出奇的温柔,和半个时辰前的凶恶简直是天壤之别。
“秋水堂”转眼矗立眼前,偌大的横匾店招,非常财大气粗地立在二楼墙垣上。
这位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是济州一名极具文采的秀才封华,他不但到衙门击鼓控告豫鹰扬垄断商货,还四处放话讥讽他每年捐出十万石白米,不过是沽名钓誉,掩饰罪行而已。
“坐坐坐……”豫鹰扬脸上带着笑,眼中却无人。人家是主随客便,他却是客听主意,一切由他打点。
掌柜上了十道菜,每一道都是大菜,富贵龙虾、锦玉黄鱼、熊掌、排翅、燕窝……整桌吃下来,足够寻常人家半年的开销。
封华吃得眉开眼笑,豫鹰扬设的鸿门宴,他当成是赔罪求和的摆桌,大模大样,一点也不客气。
寒奴立在一旁,注意到豫鹰扬从头到尾都没动一下竹筷,连酒杯也不沾唇,可他脸上始终衔着可掬的笑容。
“唉,今儿吃得真是愉快,改明儿我们再聚聚。”封华大概是个穷秀才,一辈子没尝过这么丰富的菜色,酒过三巡,心都飞了起来,忘了自己面前端坐的是个恐怖的魔头。
寒奴的眼睛直愣愣地望着豫鹰扬,连眨都不敢眨一下,她要看看他究竟要用什么法子整这位不知危机当前的老实人。
“当然。”豫鹰扬笑颜更深了。那股成竹在胸,泰然自若的样子,令寒奴一阵怵心。
掌柜的来结了账,共一百六十两,无须付现还恭送他出门。
封华不愿谦让,意气昂扬走在前头,门口突然窜出两名衙门的捕快,一举将他拿下,罪名是恐吓加勒索。捕快未卜先知,连他把银票藏哪儿都知道,立刻从他靴里搜出十张一百两的赃银。
“连豫爷你都敢勒索,好大的狗胆,现在人赃俱获,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我没有,我发誓,我真的没有。”封华做梦也没想到豫鹰扬会有这一手,两眼翻成了死鱼眼般呆直惊惶。然而捕快搜出来的一大卷银票,每张上面都盖了豫记钱庄的戳印,随行的轿夫还作证,是当场交的款子,封华还一张一张清点过。
眼前明摆着真凭实据啊,巡捕房办事效率从没这么好过,当下把“犯人”带回县衙,并向豫鹰扬拍胸脯保证会治他个应得之罪。
一桩告官案就这样出人意表地结案了,不明就里的城民犹万分愤慨地替豫鹰扬感到不平。
“秋水堂”外围了上百个人,仅寒奴一人为那憨直且不知江湖险恶的秀才感到痛惜。
他是怎么办到的?
封华远在五十里外的济州,今早才风尘仆仆赶来,这一餐饭,她从头到尾盯着豫鹰扬,根本没看到他几时动了手脚。
???
回程时,豫鹰扬遣走轿夫,改变心意,想要安步当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香绫
豫鹰扬
寒奴
灵异神怪
报仇雪恨
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