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处境已经够艰难了,怎么会有心情想回去?”这倒是她的好借口。
“我的意思是,等我们顺利离开匈奴之后,我就可以带你回去探望亲人,一解思乡情怀,这样不好吗?”身为丈夫他有义务为妻子解决任何困难。
“多谢夫君好意,这事不急,可以慢慢来。”莲香避重就轻的带过。
国仇家恨的情结,在她来匈奴之前就深深恨著匈奴人,如果不是自己心中有目的使然,她是极度不愿踏上匈奴这块土地。
几年前汉番尚未和平,经年战事频繁,李家将军当时是扫番大将,曾经以他的智慧和勇猛征服了西域几个国家。平静了几年的西域诸国,匈奴人又开始率先犯边疆,于是汉皇帝又派李将军去扫荡摆平,未料这一次却有去无回。
后来同侪有人因嫉妒他的战功彪炳,故意恶意中伤,在皇帝面前加油添醋,以为他不战而降,也因此触怒皇上,立刻下令抄他们的家。当时若不是莲香刚好出门在外,焉能逃过一劫?
事后都亏为人忠正的段王爷,不忍李家被赶尽杀绝,才收留她为义女,并封她为莲香公主(23)。
“你好像心事重重?”拓都罗多早已发现她的异样。
“有吗?”她赶紧展开迷人的笑容。
“我们是夫妻吧?”他捱到她身边,在她耳边亲匿地呼著气。
“当然。”他突然的质问让她讶然,这是不容动摇的事实,为何他要多此一问?
“既然如此,是不是应该同甘共苦?”
莲香更狐疑了,这还用他提醒吗?“那是当然!”这次的声音更铿锵有力。
“好,那就把你的心事说出来给我听。”拓都罗多的目光紧锁住她,不让她逃避退缩。
原来他粗犷的外表下也有细微的心思!她心中确实为了某事而苦闷烦忧。
他是她的夫君,为何不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他呢?只因他是匈奴人吗?
他热切的眼眸尽是关怀之意,她心中暗藏的秘密似乎再也无法隐藏了,并且有一股冲动想对他掏心肺尽诉自己的悲苦……记不得自己是如何委身于他,一切来得这么仓促,让她来不及细思前因后果就摇身一变成为人妇,成为匈奴王子的妻子……她后悔了吗?
她已经光明正大的踏入了单于庭,唯一不同的是她不是单于的阏氏,而是长王子的妻子。虽然身份不同,但一进人这个地方,就不禁勾起了她的回忆……“匈奴”这个名词,在她的意识里是带著李氏家族二十余口血债的刺眼名词,这里唤醒了她沉睡的记忆,她无法忘记自己曾经肩负的重任,即使拓都罗多给她再多的爱,也无法让她改变意志。
“夫君,五年前在汉都时,我曾听说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在西域一带英名远播,为汉立下很多汗马功劳,可后来却听说这位将军的家族被皇帝抄家。有人替他抱不平,说他是被陷害;也有人说他是不战而降,只因匈奴给他高官厚禄利诱,索性就在匈奴颐养天年,一享受王族般待遇的生活。有这回事吗?”她乘机询问,看是否能从他口中得到一些讯息。
她的问题让拓都罗多兴味盎然,若要论英雄人物事迹,可是驰骋沙场的男儿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原来你们汉族这位英雄人物你也有听闻?看来你满关心国事。”他赞扬她。
“身为皇室的人,多少会听闻这种捍卫国家有名的人物。”说这话时,莲香的视线淡漠地看向远方,然后又策马向前行。
此刻两人在山林中徐缓地并辔而行。他渴望她能将心事摊开一起同忧同喜,看样子她是没把重点说出来,反而问这种女人不感兴趣的话题,但也引起了他的兴致。
“五年前,父王亲自率兵把那位汉族的英雄人物打败了,这是父王有生以来最神气和骄傲的事。”
拓都罗多不知道她内心的转折,又继续道:“其实那位将军确实值得人的敬佩。他以不满五千人的步兵深入沙漠,与近十万的匈奴骑兵对抗,奋战五百公里,箭尽力竭,仍是顽抗反攻,自古名将不过如此。他虽被俘,却曾力挫强敌,也杀了不少匈奴兵,英雄人物确实不是浪得虚名。”
“这么说他不是不战而降,是朝廷真的有人陷害他?他……好冤啊!”莲香闻言不禁哽咽。
“你也被他感动了吗?”拓都罗多不疑有他,以为女人心地软是正常的事。
“那么他最后被杀了吗?”她急著又问。
“父王爱惜这样忠肝义胆的英雄,不可能杀了他。父王不但以礼相待,还希望他能归顺匈奴,为我所用。”他也很想网罗这样的人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柳莹
拓都罗多
莲香
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