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满汉全喜”,那总要说一下“满汉全席”啦!以下是雁查资料发现的,供大家参考。
满汉全席源起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的《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的食单,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菜点精美,礼仪讲究,遂形成举世闻名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烹饪技艺精湛,富有地方特色。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的烧烤、火锅、涮锅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我中华各式菜系文化的瑰宝。
其中又按宴席性质不同分为蒙古亲潘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节令宴六种。公元1771年,乾隆大帝贺六十寿辰,举国欢庆。
时,国运昌盛,万国来朝,民间富庶,满汉芥蒂渐消。然而乾隆年事日高,但始终不见册立太子,朝堂上下不兔蜚短流长,谣言四起。
当其时也,乾隆感怀故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二嫡子早夭,所以一直没有把册立太子的文书放在正大光明匾之后,及至中年又因为身体健朗野心不息因而更加不愿意谈及此事。然而岁月仓促,毕竟年事已高,力不从心,因此在六十大寿前脱口而出“禅位”两字。
而在他的诸皇子中,有的已经死去,有的对当皇帝根本不感兴趣,还有的生怕招来杀身之祸,敬而远之。
等到宫里确实传出了圣上金口玉言的“禅位”,顿时风起云涌,庙堂江湖如同春之惊蛰,野心和欲望一起飞升起来……寂静的夜,可以清楚地听到窗外的风声。没有灯光,只有月光映着雪色,把窗纸也染上淡淡的青光。
“姐姐,你睡着了吗?”玉簪身后的人翻了个身,难以成眠。
“还没……”她迟疑了,含糊地应了一声。
“我就知道姐姐也是睡不着的……姐姐,你说皇上会把皇位传给哪位皇子?”
透着兴奋的声音让她淡淡地皱了皱眉,看看身前看似熟睡的影子。她压低了声音,听来模糊得像一声轻叹:“这种事和咱们没关系的……”
“怎么会没有关系呢?”新皇登基,必会重选秀女入宫,而她们这些入宫已久的宫女便有机会离开皇宫了。“又不是什么得宠的奴婢,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呢?”
很久没有出声,她终于低低地道:“睡吧……”
“怎么睡得着呢?”
听见叹息,玉簪微微合上眼。“你若再不闭上嘴,怕不用等出宫,就先掉了脑袋……”
身侧传来叹息,便听不到声音,她却慢慢睁开眼,盯着晃在墙上的树影,一夜未能成眠。
※※※
玉簪是一个宫女,一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宫女。她知道,在偌大的紫禁城里,她秦玉簪不过就是个记录在册的名字罢了。现在不会有人注意她,以后也不会有人记得她的存在。
管教她们的“姑姑”曾说过:“美丽就是女人的一切!一个女人若生得不美丽,倒不如投胎做了草木,虽只是一春之美,却还得了万岁爷的赞美。”姑姑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她没见过的忧郁,让她记起严厉刻薄的姑姑原来也曾是个和她一样做过美梦的小宫女。
“绛雪轩”外那株皇帝最爱的海棠花她从没见过。因为她不特别美丽,所以一进宫就被派到西苑。就连皇上和那些受尽宠爱的贵人们她也只是在每年的腊月“冬嬉”之日才能远远地看上一眼。
虽然她是汉人入旗,祖上三代都没人出过关亲历过“塞外冰雪”,但旗人自喻“冰雪之子”,把冰嬉定为“国制”永存,她还是知道一二的。每年腊日是西苑最热闹的时候,她爱瞧热闹,和她最好的宫女绿儿却是厌恶非常。“近不得贵人身边,又有什么好瞧的呢!”这个“贵人”倒不指望是皇上,可要是被哪个阿哥、贝勒瞧上眼那也是飞上枝头啦!
玉簪知道绿儿心里想的是什么,就像绿儿知道她心里想什么一样。从她进宫认识绿儿快有八年了,就算是陌生也变成熟悉,疏离也变成亲近,不管怎样都会是一辈子的姐妹吧!可是随绿儿再怎么想,也不过是做些白日梦罢了,她们不过是些宫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