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未嫁的她,一直是朝中官员或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焦点,关于她为何未嫁的原因,众说纷纭。
有人说她笃信佛教,决定终身侍佛,只是碍于公主身份而无法出家;也有人说她是因为眼高于顶,觉得无人配得上她而不愿意下嫁;更多人说她是因为十五年前宫廷叛变时,叫叛军给污了身子而失去清白,因此终身不嫁。
她不过三十多岁,两鬓却已灰白,额头上、眼尾处都留下了岁月的深痕,或许是与她常常愁眉深锁有关吧。
身为当今皇上的亲妹妹,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她,有什么理由如此抑郁而闷闷不乐呢?
十五年前,当她还是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她根本没想过自己会过着这样安静而忧愁的生活。
看着日升看着月落,看着春去看着冬来,等待一个离她好遥远、好遥远的人。
“公主,寅时已过,天都要亮了。”宫女秋双劝道:“好歹你也歇一会吧。”
“已经这么晚了吗?”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喃喃的说:“太阳又要出来了。”
十五年前,皇叔勾结右丞相造反,事先得知的皇兄将三个皇子公主,托付给特定人士,要他们护送皇室的血脉到安全的地方,待叛乱平定之后再回来。
当时大皇子便是托给她这辈子最爱的男人,禁军统领彭迅风,结果叛乱平定了,他却始终没有带着大皇子回来。
四皇子和三公主也彻底断了消息,失去踪迹,像个泡沫似的消失在辽阔的天地之间。
那场叛变夺走了她所有可能得到的幸福,造成三名皇子公主的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如果早知道将皇子公主留在宫中,会比送出宫外安全的话,皇兄他一定不会作这种决定的。
可是,千金难买早知道。
每当提起此事,她的皇帝哥哥总是自责不已、后悔莫名。
他们似乎永远绕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遗憾中过活。
如果那三名流落民间的皇室遗珠还活着,今年也应该十八岁了吧?
十八岁,多么青春洋溢而充满希望的年纪呀。
她也曾经十八岁过,她在十八岁那一年遇见了她这一辈子最深刻的爱,也尝到了最椎心的痛。回忆,随着黎明的来临而渐渐的鲜明了起来。
****************
终于来到京城了。
世罗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人好多,街道好宽敞。
不知道是不是举办武状元比试的关系,好像所有的年轻人都进京来了,路上到处都是风尘仆仆的人,每间客栈都挂出满字的招牌,就连京城里肯大方提供人住宿的人家,也都人满为患。
有人的地方,就是做生意最好的地方,就算是天子脚下,也一样充满吃食的油味、烟味,卖艺的、卖膏药的、卖孩童玩意的,甚至还有卖拳脚速成秘笈的。
一座高楼矗立在街底的大广场前,上面装饰着喜幛和彩带,显得热闹而充满喜气。
听说那便是皇上钦点而建的状元楼,是要给新科的武状元登高,供万民瞻仰贺喜的地方。
世罗欣喜的看着那似乎要高入天际的华楼,想象着希恩和自己携手登高,极目远望的乐趣。
广场上万头攒动、喧哗声此起彼落,好不热闹。
要不是碍于侍卫的长枪大刀,大概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登高而上,作那成了状元郎的白日梦。人是这么的多,因此当骑马的毫不管行人的安全,大咧咧的急驰在街道上时,马上就引起一阵骚动。
小贩们忙着护着摊子,生怕被撞翻,行人们忙着走避,生怕被撞死。
一时之间人人自危,争相走避乱成一团,一名小孩站在街心,似乎是和家人走散了,他只顾着揉着眼睛大哭,却不知道闪避危险。
急驰而来的马蹄声如打雷般的响起,马上骑士的骑术虽好,但对于一径站在街心的小孩,仍是不够时间反应。
眼看着马蹄将要踩落,一道白色的影子快速的一晃而过,马蹄落下之时已不见小孩的踪影。
骑士回头看了一眼怀抱着小孩的俊美少年,有些惊讶的扬了扬眉,随即扬长而去。
直至那骑旋风般的驰去,才埋怨声四起,一名中年妇人排开大众,急着大喊,“我的孩子!小宝……”
她迫不及待的从许希恩手里接过孩子,不住的道着谢。
“那人是谁?怎么这么蛮横?”世罗不悦的骂道,“也不管旁人的死活,在闹市里纵马难道不怕踩死人吗?”
死老头真是欠教训!要不是他跑得太快,她一定给他好看!下次要叫她遇上了,绝对扯下他的胡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花儿
许希恩(金日黎)
许世罗
落难太子
后知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