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开元二十四年起,唐玄宗宠信李林甫,因而疏贤臣,不再任贤纳谏、励精图治;近小人、亲奸佞、纵情声色、渐肆纵欲、怠于政事,终至开元盛世逐渐萧条,遂使后世留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等句议之。
所幸,当时北方赖有三位名将驻守以为屏,使强敌不致南下兴兵扰民,然即使是贤能之臣、忠义之士,无法遇明主亦无力回天。
「龙城飞将皆俱在,胡马难以度关山,东有镇远北灵武,西有威武护大唐。」等诗句盛传于民间,百姓口耳相传,孩童可歌可吟。
然,史事如镜,能臣与昏君,终究只能存在一方,孰存孰亡,且看天命如何为之……金銮殿内,百官立于两侧,九龙阶下一名身着军衣的武将正恭敬跪在大殿中央向万民所敬仰的君王奏明己意。
此时正逢开元二十七年。
「贤卿是想辞官退隐?」大唐皇帝只手撑额,意兴阑珊地道,由神态便可看出昨夜荒淫无度,才导致今日的神情疲惫。
「是。」风唳行上奏道。「微臣恳请皇上准臣辞官回故里。」
皇帝双眼逡巡过百官,「?卿对风将军所奏有何看法?」
右列首位文官躬身上奏:「臣以为风将军此举意与镇远将军互别苗头。」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朝中大臣私议纷纷。
「臣惶恐!臣绝无作此想,请皇上明察!」天老爷!他是当真要辞官回故乡啊!「请皇上明察!」
「李卿何出此言?」皇帝面露饶富兴味的神色,向李林甫问道。
李林甫躬身一揖。「?奏皇上,臣以为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全赖皇上圣明,而前些日子皇上封镇远将军?范阳节度使,拥兵十万并命其驻守东北临制羌与契丹两族的侵扰,皇上英明之见,恐怕让风将军眼红了吧?」
「臣不敢!」老天啊!这该死的奸臣讲的是什么话!
「臣……」风唳行身为武将不擅言辞辩驳的死穴尽曝,说了半天的「臣」就不见有下句辩言吐出。
渐无耐心的皇帝?手作势要他噤口,对李林甫之言显然更有兴趣。
「此话怎讲?」
「风将军与西门将军年纪相仿,军功相近,同?我大唐名将,然今日只有西门将军受封,料想风将军心中必是百般不甘,认为皇上冷落了他,才会用以退?进之计;盼皇上能让风将军与西门将军一般,?我大唐效命,镇守临制边陲重地,以护我大唐千千万万百姓。」
「原来如此。好一个以退?进之计,原来贤卿是想?朕临制北方,完成朕一统北方的心愿,好!很好!」
「臣惶恐!臣当真只愿辞官退……」怎么会这样?他只想回老家吃他美味的蔬菜羹和鲈鱼脍啊!
「别再说了,朕明白贤卿心意。」皇帝突然站起,文武百官立时双膝跪地相迎。「朕就封贤卿?灵武将军,官拜朔方节度使,临制回纥,待时机成熟挥军北上,一统塞北!」
「皇上圣明,大唐江山,千秋万世!」殿上百官由李林甫?
首吟颂道,其声之大,连金銮殿顶上栖息的燕都受惊动纷飞。
「呵呵呵……」如浪潮般汹涌而来的恭维让皇帝乐不可支,他倏地想起一事,又道:「朕封风将军?朔方节度使,亦不该忘了屠将军。」
「臣惶恐。」屠允武闻言立刻挺身单膝跪地。「臣不才,自认军功没有西门将军与风将军辉煌,才能更是未及两位将军,不敢无功受禄,请皇上三思。」
「屠将军太过谦虚。」李林南又上前一奏:「?奏皇上,臣以为北方三重镇分别系幽州、灵州、凉州,如今幽州有镇远将军,灵州有灵武将军,只剩凉州尚无重兵驻守以防吐蕃,恳请皇上命屠将军驻守西方,?我大唐临制吐蕃。」
「丞相所言甚是。」东、北两方已有重兵驻镇,只有西方悬置,如今西戎日渐气盛,的确需要派兵镇守。「好,准卿所奏。」「请皇上三思!」即将受封的屠允武一脸的诚惶诚恐,单膝点地,双手抱拳上奏。「臣不才,无法担此重任,请皇上另派高明,臣决计无法胜任。」
「屠卿过谦。」皇帝笑道:「朕决定封屠卿?威武将军,官拜河西节度使,临制吐蕃,保大唐西方边陲。」
「恳请皇上收回成命!」屠允武双膝着地,死命请求。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吕希晨(晨希) 呼延律龙风唳行 阅读指数:最新章节: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