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首《好事近》“倚然有恨,五年魂断樱花。隔窗有明月莲蓬,不知坐拥锦榻。无谓伤身伤神,一意守归期归涯。依然为我离殇,五年魂断樱花。”这是我编的,非常明显,汗。暂时想不出还有什么要解释的,先到这里了,微笑,现在我只在想,下次定要写一个“世上最幸运之人”,以免我跟着倒霉,这种话不能乱说,真是灵验极了。呵呵。
修改补序:此书真的是第三稿第八版了,呵呵,经过一次修改,有一点要解释。因为要把非夕的情节提前,所以我删去了圣香和通微的一段。以言情的角度,前奏拖得太长太慢是一件坏事。但是我个人挺喜欢这一段的,因为我喜欢圣香嘛——而且这一段可以体现一些圣香内心深沉的想法,体现的不仅是性格,还有思想。一个人物,并非只有讨人喜欢的容貌和性格就算成功,至少,我觉得还要有一些值得感慨的思想。也写出一点人物之间的友情,那本是我最想写的。所以移到后面去做番外,如此。谢谢——呵呵——
楔子
“苍震有位,黄离蔽明。江充祸结,戾据灾成。衔冤昔痛,赠典今荣。享灵有秩,奉乐以迎。”
此“迎神曲”出,见罹难于人间,赐诚福于朝宇,于是,有四权五圣以应天魂之惊,天地之灵。
——***——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大宋初立,改年号建隆,都开封。
数年之后,宗室赵炅即位,后称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出兵燕云,下易州,涿州,直至高粱河。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回戍危峰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这是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勉强可以用来形容此时宋氏的风云豪情。
大宋兴国,此时朝中有四权五圣赫然生光,隐隐然有相抗相成的趋势,他们有些是权贵,有些不是权贵,但这九人对皇朝宗室,对大宋的影响,人莫能知。
四权:
是秦王爷第三子兼殿前都指挥使则宁,燕王爷嫡长子兼侍卫骑军指挥使上玄,宫中掌歌舞乐音的乐官六音,还有祀风师通微。
五圣:
是御史台御史中丞聿修,当朝丞相赵晋的公子圣香,太医院的太医岐阳,枢密院枢密使容隐和祭神坛的千古幽魂降灵。跟随
开封。
西风馆。
秋天,本应该满天落叶的季节,但在西风馆里,却赫然是四季花开的季节。
雪白的栀子,粉红的樱花,不适时的贝母和鸢尾,盈盈碎碎地开了大片。
夕阳柔和的光,在照射完花朵之后,渐渐地,敛去了颜色。
天空变得深蓝起来,随后,星星一点两点三点地出现。
是夜,快要降临了。
在清香遍地的栀子花丛中,有一个人眼看不见的影子,在缓缓地飘浮。她并不美,苍白的脸色,有着一双很大的眼睛,因为苍白的脸色,所以显得那眼睛分外地乌黑幽深,盈盈地,可以映出人影的清澈。她充满着灵气,一袭白色绣着樱花的长衣长裙,赤裸着脚,在风里飘浮,
通微、通微、通微……
默默的呼唤,温柔的眼眸,白色樱花似的女孩双手合住一朵栀子花,凝视着西风馆的门口。
过了一会儿,西风馆的门轻轻动了一下,有个人带着花锄出来,一身道袍,手里端着一盆杜鹃花,走出了馆门口,把花盆端到墙脚下,轻轻打破花盆,然后用花锄锄地,挖出一个洞来,把杜鹃花栽下去。
通微!栀子花丛中的女孩立刻就笑了,喜气洋洋地跟过去,轻轻地飘浮在那栽花人的背后,对着他说:“通微,你今天出来晚了,我以为你在里面睡着了,原来你又在那里准备种花。我帮你算过了,西风馆已经有了三千四百九十六颗会开花的东西了,再种下去,花神都要被你引来了,我就不能呆在这里了。通微,你寂寞吗?没关系的,我会一直陪你,可惜你都不知道……”白色樱花似的女孩自顾自在通微背后自言自语说了半天,回过神来,才发现通微已经移到了另外一边的莲花塘去,连忙又跟过去,悠哉游哉,似乎很惬意地跟着他看月亮。
月亮出来了。
通微种好那一盆杜鹃,在莲花塘里洗干净了手,就安安静静坐在塘边闻着莲花香,望着月,不知道在想什么。他的眉若远山,萦绕着水云山般的孤意和一种闭门无声的清冷,充满了一种干净出尘的感觉,很像画中的人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藤萍
通微
千夕
古色古香
灵异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