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豪随手拭擦着串铃子,几天相处下来,他老觉得攸君变了,虽然她长成如他想像中的美丽女子,但那骄纵不服输的个性,已被严严地压制住。这也难怪,经历过那么多的折磨,再纯真的人也维持不了最初的快乐。
除此之外,还有她对他的客气及隔阂,真正成了“陌生”的女人。但奇怪的是,那“陌生”仍触动着他,攸君……他这一生唯一想要的妻子,他要他们的生命再次紧紧相连。
他会给她所有的柔情、所有的欢乐,携手白头偕老,就如他阿玛及额娘,不立侧福晋、不纳妾,以表明自己由十五岁起就专一不变的爱情。他相信那个爱笑又机敏的攸君会回来,就像春天会再返,红花白花会再飞,牡丹花软轿也终于走出他的梦中。
公主府就在眼前了,由右边望去,是巍巍的皇城;由左边望去,是大庙的琉璃瓦;前面是微紫的西山,而后面所来处,则是一座座的城门及石桥。一切熟悉得如同昨日,只是太静了,静得像全家出动去郊祭的时节。突然,答答的响声,原来是天空的一只蝴蝶纸鸢在鸣叫着,那是北京初夏的味道。攸君格格回京的消息早已传遍,懿旨及圣旨待发,久无生气的公主府也张灯结彩起来。但攸君看不见那欢迎她的阵式,她眼中只有在大厅中那满脸泪痕的妇人。建宁长公主遭逢丧夫、丧子之痛,皇上的恩宠也就特别多,所以,日子并不难过,然而,已枯槁的心,再怎么荣华富贵,也散发不出光彩来。“额娘,不孝的女儿回来了!”攸君双膝跪下,悲伤得无法自抑地说。“攸儿呀!我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你呀!”建宁长公主一把抱住已高过她的攸君,颤抖地痛哭着。四周站着的人,包括征豪在内,都不禁红了眼眶。建宁长公主再摸攸君的脸,似审视不够地梗声问:“吴家人对你好吗?”“吴家人对我都很好。”攸君哽咽地回答。“狠心的蒋峰呀!竟然把你带走,在你阿玛和大阿哥之后,像三次剐着我的心呀!”建宁长公主站不住地说。
攸君为怕建宁长公主太过伤心,技巧性地将话题转到这七年的生活,尤其是专捡好的部分说。等建宁长公主稍稍平复心情,她又说:“公主府仿佛都没变呀!”“连你的卧房都还是原来的样子呢!”建宁长公主提及珊瑚和春棋,说她们都嫁人了,但姜嬷嬷还在,叫了出来,彼此又是一阵歉吁。“这些年来,长公主很寂寞,但谁也不愿见,只有征豪贝勒算是常来的。”姜嬷嬷看看征豪说:“贝勒爷是实心人,就当儿子一样孝敬长公主。”
“我见着他就想到你,想你们在玩闹的时候,心中就有一股说不出的安慰。”建宁长公主终于露出第一个笑容,“今天能看见你们一起站在我面前,郎才女貌的,我甘愿了,心也不再痛了。”
“没多久,咱们公主府又会热闹了。”姜嬷嬷说。
接下来的时间,攸君一步都不离开建宁长公主。她们一起为征豪和他的部下洗尘,又共同接待外来的贺客,直到夜深人静,她们母女仍在床榻上唱隅私语,嗓子都快说哑了。
“该睡了,明天一早太皇太后召见,别到时连声音都没啦!”这话建宁长公主已不知说了几回,但没隔一会儿又开口,“这北京城里最盼望你的,除了我,就是征豪了。”
攸君暂不作声,她很清楚额娘的暗示,翻转个身,脸对床顶地说:“如今吴家和大清闹到这种局面,我和征豪的婚约应该不算数了吧?”
“靖王府的人都心存仁厚,不愿意毁约,特别是征豪,有几次皇上想替他另外指婚,他都拒绝,这孩子的纯情和痴心世间少有,你可知你有多幸运?”建宁长公主说。
攸君的心上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好半响才说:“额娘,我在衡州数年,不知归期,以为征豪早已另娶……你们有没有想过,或许祖父也把我许配给别人了吗?”“你祖父真这么做了?”建宁长公主坐直了身子,愕然说。攸君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模糊地说:“事实上,我在南方是许了他人了。”“是谁?”建宁长公主急切地问。“一个叫张寅青的汉人。”攸君又说:“他既优秀,又有侠情,是铁铮铮的男子汉,最主要的是,他对女儿很好,而我……我也喜欢他……”“他是吴三桂那边的人吗?”建宁长公主打断她说。“不!”接下来的更难启口了,攸君只省略带过,“他是个平凡的生意人,自己拥有船队,哪边都不牵扯。”“我不相信他比征豪好,我绝对不信!”建宁长公主说。“征豪好,寅青也好,他们都好,只是命运让我跟了寅青。”攸君恳求谅解地说:“以我目前的状况,太多的纠葛,再也配不上征豪了。”“不!不!别告诉我这些,我好不容易盼到你回来,别再让我失望,我承受不住!”建宁长公主闷闷地躺下,背对着攸君,用被捂住耳朵。攸君只能咬着下唇,看着气氛逐渐僵凝。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言妍
张寅青
吴攸君
候门似海
架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