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宫女(2)

2025-10-08 评论
宫女寻春

相信看倌们对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丰功伟业并不陌生,不过为了让看倌们更加了解,这就再简单介绍一番!

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曾为争夺帝位而用了一些手段,不过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统治期间民生乐利、政治稳定,并且进行一系列政治军事的改革,史称“贞观之治”。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可谓最完美的太平盛世,唐太宗勤政爱民的王者气度更传为美谈,为人津津乐道。

看了这么多歌颂唐太宗的文字后,且让时光倒转,回到大唐贞观年间──

唐太宗登基之初实行许多利民措施,使人民富饶丰足、安居乐业,之后更以隋炀帝之荒淫为戒释放宫女三千六百人。

在宫中执役的宫女来自各地,有些是为帮助家计而被迫入宫,有些则是慧黠伶俐而被挑选入宫,这些宫女不论老少皆被迫与家人分隔两地、丧失婚配的权利。

此德政一出,简直让这些长年幽闭宫中的宫女欣喜若狂,只除了──正抱在一起痛哭流涕的四位宫女!

这可怪了,能回家乡与亲人团聚、求个如意郎君是众人求之不得的喜事,怎么这四个宫女在得知自己即将重获自由之后却是茶饭不思、哀叹连连?

嘿……各位看倌有所不知,这四个可是以好命出了名的“上等宫女”!或许是上辈子烧了好香,也或许是老天爷的特别眷顾,这四个宫女进宫后跟了一个好主子──温柔婉约的爱贵妃。

名义上她们是专司服侍爱贵妃,事实上却和爱贵妃情同姐妹,不必当受气包、不必干粗活,只需在外人面前做做样子便成,平日跟着多才多艺的爱贵妃品茗对弈、吟诗赏花,在宫中的生活可是惬意得很呢!

这四个宫女压根儿不认为自己是皇上口中的“怨女”,所以在得知自己即将被“扫地出宫”的噩耗后,才会有如此与众不同的反应──

襄姓宫女──喜爱荣华、贪图富贵,对于自己被发放出宫很不高兴,认为无端失去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大好机会。

沈姓宫女──个性迷糊、懒散依赖,习惯接受别人的安排,胡里胡涂进宫,又胡里胡涂被放出宫,要她自主反而让她无所适从、坐立难安。

蔺姓宫女──愤世嫉俗、坚强独立,讨厌那种将女人当作私有物、三妻四妾的男人,基本上天生反骨的她纯粹为反对而反对。

赵姓宫女──逆来顺受、随遇而安,遵行“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准则,对于自己不幸被“撵”出宫只能暗自垂泪。

不过,正所谓“君无戏言”,更何况抗旨可是要人头落地的!被贴上“怨女”标签的四个宫女再怎么不愿意,仍是得乖乖收拾包袱各奔前程。

至于她们在回到民间之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还是个未知数哪!御花园一隅──

“不!我不要,我不要出宫去,我的好娘娘,求求您代奴婢同皇上求情啦?”一声声急切的清灵软语充满着无助与恳求。

“小思儿,圣旨已下,本宫亦无能为力呀。”爱贵妃无奈地顿了顿,“小思儿,本宫着实不明白你为何如此排斥出宫?莫非,你想在皇宫终老一生吗?”现在正值豆蔻年华的襄思,恐难在一时之间体会出当年华渐渐老去时,那种无人在旁陪伴的孤独滋味。

“没错,小思儿就是想永远留在宫中伺候贵妃娘娘,就算一辈子都不能出宫也无所谓。”

有着一张精致无瑕小脸蛋的宫女襄思,信誓旦旦地仰高下巴。

其实,她不愿出宫的最主要原因,除了是爱贵妃待自己犹如妹子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她根本吃不了苦。

对!虽然她只是个身分卑微的小宫女,但在入宫后一直在爱贵妃的庇荫下,已过惯宫庭既奢靡又华丽的生活,简单地说,也就是宫内这种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侈生活,早已经间接养成她贪求富贵又抗拒贫穷的性子。所以说,一旦她被遣送出宫,她绝对可以预料到自个儿会因为适应不了民间困苦的日子而导致饿死街头的下场。

天啊!一想到自个儿的晚景可能会如此凄凉悲惨,襄思便忍不住打起冷颤。

“小思儿,等你出宫后,本宫希望你能够尽快找个好人家,本宫相信依你的条件,定能找到一位真心喜爱你的人。”

“娘娘,小思儿不想嫁人。”就算找到一个真心喜爱她的人又如何,她才不相信爱一个人就会爱一辈子,就好比皇上,虽然也是极宠爱爱娘娘,但后来呢?还不是又看上别的娘娘,所以男人总是见一个爱一个的,她宁愿一辈子都不爱人,也不要因此而被男人伤透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于儿 李玄颐 襄思 帝王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