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约(36)

2025-10-08 评论

“不要……”寒梅转又望向他,难过的低喃。

知道事已成定局,不进京一定不成,虽不乐意,也莫可奈何。周访烟倒是早已接受事实,并且马上冷静下来。

而皇上的圣旨不若寒梅的泫然欲泣令他动容。“寒……”

寒梅满腔是即将离别的情绪,顾不得他人的眼光,她冲上前抱住他的腰,大声哭泣起来,“不要走,不要走,我不要你离开!”

周访烟伸手,拥住寒梅,虽不明白她何以反应如此激烈,却也实在舍不得离开她,舍不得她的泪水,他紧紧特地拥进怀里,汲取这一时半刻的温暖与心动。

大伙的情绪原就相当低落,听寒梅放声大哭起来,紧绷的心情也压抑不住的借由垂泪、低泣抒发出来,一时间,屋里的人统统抱在一团,哭的一塌糊涂。

一些尚未离开的乡里邻人见状,无不感到奇怪,皇帝老爷赐官是多么风光的一件事,不杀猪宰羊好好热闹庆祝一番,反而个个哭的如丧考妣,活像家里死了人,若是喜极而泣,那么这家表现欢喜的方式也未免太奇特怪异了些。

翌日,周访烟在家人的送行下,往赴汴京吴兴到汴京,走水路相当方便,大约要花上半个多月,近二十日的行程天数。

寒梅失眠一夜,也哭了一夜,一大早起来,双眼红肿的像核桃似的,脸色苍白憔悴,怕送行别离伤心难过,本不想到码头送周访烟,但不去送他,再要见他,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犹豫了许久,寒梅最终还是快马奔驰,赴到码头只是行船已远,寒梅赶到时只来得及见着远处江帆。

“他走了?”寒梅跃下马,拉着马缰绳问。

“嗯,没见到你,访烟很失望。”江帆渐远,周济民转过头道。

送行的人陆续离开码头,周夫人走到寒梅身边,从怀里拿出一件东西交给寒梅,忍着泪道:“这是访烟要我交给你的,你收下吧。”

寒梅接过那东西,原以为是一条手绢,握在手里才发现他真正要给她的是包在手绢里的东西,翻开白纱绳子,里面静静躺着一颗殷红可爱的豆子,结实泽圆微扇,晶莹如珊瑚,没见过这种东西。

“这是……”

周夫人好奇的凑过来瞧,“老爷,你来看看,这是什么东西?”连她也没见过这种红色的豆子,想她相公博学多闻,该会见过才是。

周济民闻言也凑过来看,一见周访烟给寒梅的红色豆子,不禁笑了出来。

“这是岭南才有的东西,俗名红豆,不过更多人喜欢称它作相思子。”

周夫人恍然大悟。“访烟哪里弄来这种东西呀?”偷瞧一眼寒梅,只见寒梅已脸红

起来,便好心的不再逗她。随后她想到一件事,抓着周济民,笑吟吟地问:“老爷啊,当年你怎么没有给我一颗红豆呢?”

周济民闻言,暗叫不好,连忙赔笑道:“夫人,你若喜欢的话,我马上差人到岭南去买一篮子回来。”

“不用了,已经太晚了。”

周夫人不理周济民的讨好,迳自拉着寒梅离去,留下周济民开始怨起时下的年轻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相思不相思的把戏,昔非今比,可苦了他喽。

汴京

时节由荷花初开的夏天渐渐进入百花凋零,银雪皑皑的清冷冬季。

原本皇帝钦点的翰林周访烟、在大宋天子的赏识下,不到半年便破格提升为秘书丞。

破格耀升已为人津津乐道,短短几个月、由无名小卒成为皇帝身边的当红人物更教人眼红,据说皇帝甚至想把公主许配给他,这么好的运道,哪有不令人嫉妒的道理。

这周访烟是什么来历,顿时成了朝中官僚与城内达官显贵好奇与猜测的话题,消息传到了民间,竟连茶馆说书人的口中也听得见被神化的周访烟的故事。

京城内一家茶楼的客人此刻便围绕在一张桌子的四周,听一个消息来源颇神通广大的“消息通”,大刺刺地谈着这名传奇人物的事迹。

“这周访烟到底是什么来历啊?”有人等不及他慢郎中似地说头回,话才开场,便直接问出心中的疑惑,同时也道出在场其他听众的心中话。

“各位别急呀,听我慢慢道来……”消息通清清喉咙,慢吞吞地开口。

“啧,快说快说,别废话了。”有人不耐烦的起哄。

“是啊、快说吧,别吊人胃口了。”

消息通只好依听众要求,直接开门见山。

“这周访烟啊,其实是十年前当权的周丞相的独生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卫小游 周访烟 寒梅 青梅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