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是何物(11)

2025-10-08 评论


这一年,光藏二十岁了。依照礼制,该是行冠礼的时候,但他是佛门修行人,因此,不遵循于此法。只是,那清俊的容貌、颀长英挺的身材,加予那沉静雍容的风度,分明是一翩翩伟男子;若不是那一身僧衣及光明如镜的头顶,真要让人以为是哪家人品风流的公子。

佛门中无日月。五年、五十年或五百年无甚差别。形色有形,终究是空,会崩坏,他不会太在意。

尽管如此,他却仍改不了吹胡笳的习惯。只是,近两年,每每吹起「僧伽」,他心中就觉得烦躁不宁,一颗心安定不下,起伏得没缘由。

他望着手中胡笳,低低发怔。睹物竟思起人──

那一抹微云似青淡的身影……

「光藏。」净澄老和尚走来,见他在发呆,唤了一声。

光藏震了一下,如梦初醒,慌乱收起胡笳。

「师父!」他匆忙望了净澄一眼,满脸愧色,低下头去。

「没关系,你不必如此慌张。」净澄并不加以苛责。

光藏更加惭愧,更垂低着头,不敢多言。

「抬起头来,光藏。」净澄道。

光藏这才抬起头,仍不敢注视净澄。

净澄总似掩覆在眼皮下的眼神清澈,也看得透彻。问道:

「你心里可是有什么事啊,光藏?」

「不……没有……」光藏连忙否认,却更加不敢面对他师父。

「没有就好。」净澄也不追问,亦不说破,只是说道:「光藏啊,你看那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无所窒碍,多欢喜自在。」

「是的,师父。」听似无着意,但光藏知道师父有心的开导。说道:「师父,有一件事──」

他顿一下,望着净澄不慌不忙的眼神。

「我想到天竺取经。」他觉得该是时候了。「太宗皇帝时,玄奘大师赴天竺取经,译经无数;玄宗皇帝在位,扬州鉴真大师则渡海弘法东瀛。两位高僧,一生都有志于业,我该当效法才是。」

净澄听了,仍一副不慌不急,不时微笑颔首。却说道:

「你有这个心,自是很好。不过啊,光藏,你准备好了吗?心里身外全都准备好了吗?」

什么意思?

「别急,光藏。」净澄瞇眼笑道:「涅盘之境,凡圣同泯。等你真的全准备好了,那么不管扬州、天竺或者东瀛,皆是风景,皆在佛心。」

「师父……」光藏愣讷,一时难语。

这道理太深。他觉得该是时候,但为什么净澄师父却问他是否真的全准备好了?

他暗暗叹口气。他一切,全逃不过师父心中眼。

「师父!」

檐下,通往僧院的长廊,掌理本宁寺大小事务、众寺僧师兄的觉行和尚,撩着僧衣的下襬,急急走过去。

「是你啊,觉行。有什么事吗?看你这么急。」净澄年纪大,在佛门日子久,凡事看得透彻,态度总显得从容。

「您还说!」觉行有些气急败坏。「我们话才说到一半,我不过转个身交代慧行一些事情,回过身您就不见了。」

「原来你找我是为那事啊。不急,我正在跟光藏说话呢。」

「光藏?」觉行这才注意到光藏,立即皱眉,道:「你又在这里打混偷懒了是不?光藏,我问你,缸里的水添满了吗?厨房里的柴薪备齐了吗?」

「我这就去。」觉行一向对师弟们严苛,或者说他责任心太重,反正遇上他一定不轻松。光藏总是尽可能回避。

「等等啊,光藏,我话还没说完呢。」净澄从从容容,从袖中取出一张药签。「这是要给薛老太大的,是新药方。你跑一趟送去给她。」

「是的,师父。」光藏接过药签,合掌施个礼。「那我走了,师父,师兄。」不疾不徐地走开。

「我说觉行,」净澄道:「你对师弟们可以不必这么急躁,凡事慢慢来,可以再和缓些许。」

「那怎么行!」觉行不以为然。「该严厉的就必须不假辞色,那也是修道的一环,对他们有益处的。」

净澄不争辩。他既然把寺务交给觉行打理,相信他的能力作为,便不想干涉太多。

「师父,您将寺务交由觉行打理,觉行一直战战兢兢,不敢稍有疏忽怠慢。不过,咱们寺院的基业实在太小,无法将佛理传授太远。若能如荐福寺、慈恩寺两寺那般,引来天下信众参拜,不仅能弘扬佛法,也能提升本寺的地位。所以,我打算举行一场规模弘大的法会,散帖通告周知,让寺外大众皆能知悉本宁寺。您觉得如何?师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如是 光藏 二乔 阅读指数:最新章节: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