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说,男女地位之结构,应来自中国的阴阳观念,而非迫害观念。性别的区分不在「不同」成「对立」,而是「互补」,如此,对未来才有积极的意义。
天呀!我心一动,这不就是言妍写故事向来所拥有的男女原则和角度吗?我从来不管大男人或大女人,只希望我的男女主角能「互补」,怕具有空间的「天地观」及时间的「永恒观」,与大环境达到和谐。原来,我就是走在时代尖端哩!
真的,当我翻阅严嵩、张居正传时,看见他们为君主效命,终不免抄家灭门,彻底一场空的景象时,就觉得封建礼教吃的不只是女人,还有男人。所以,大家看「无情碧」时,不仅要看女人的悲,还有男人的惨,才能真正使故事还原。
写到此,忍不住想,大家读某些小说,不要带著「大二十世纪主义」的妄自尊大,不要有「女人受迫害」的自怜情结,或许才能真正扩展心灵视野,不陷於男女关系的迷障。像我,哈!一向强势,从不觉得我受「追害」哩!
网路上曾有人批评言妍故事太纠葛复杂。当然,我是平凡人,写作的方法必有其不完美处,只能说我喜欢用「传奇」方式,追求一种「腊炬成灰而盟誓无改」的感觉,加上我本身极重情,因此,就少不了一份色彩浓重的浪漫唯美。
还是那句话,我写作的环境如沙漠般贫脊,中文资料极难找,原谅我古代故事无法如金碧山水的精致,只能凑几笔泼墨山水,求个写意和感觉而已。
附注:吕宋——菲律宾;浡泥——马来西亚;真腊——高棉;占城——越南;暹罗——泰国;东番——台湾。
鹿仔港,即台南鹿耳门,当时的原住居民以善猎鹿闻名。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後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褥,双双斤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西元一五五七年),在皇室住的西苑,有隆重庄严的建醮迎仙之礼。以立夏规矩,燃了八灯,吸取日晖月精,在灵幡香气中,迎紫姑女神。
紫姑女神,先是总管厕所之事,後来掌人间一切大小私密,成为皇帝后妃最爱祭祀扶乩的神明。
在赞颂的道家三十六天中,钟磬铃鼓奏著「紫清上圣道曲」,穿偃月冠和黄戒袍的道士,念著青词经忏,烧香、献茶、散花、步虚……仪式严肃而漫长。
其中最醒目的,是三位特别由官家闺秀里挑选出来的「观音」,她们斋戒奉神,形容端丽,有如梵界仙女。
「云里观音」严鹃,头顶赤金孔雀冠,乃当朝首辅严嵩之孙女,一脸纯真娇气,写尽未解人事的荣华富贵。
「雾里观音」孟采眉,头戴宝蓝孔雀冠,乃国子监祭酒孟思佑之三女,神色端庄娴雅,一派知书达理的风范。
「风里观音」王燕姝,头系绛红孔雀冠,乃都察院都事王敬坤之次女,眉目清朗灵秀,顾盼间不脱少女稚气。
慢著!都察院都事?
这不过是个小小的京官,王家女儿怎能和首辅或祭酒的千金同时雀屏中选,相提并论呢?
王敬坤最初也觉惶恐不安,不相信女儿会登此荣榜。後来才明白,一切都拜他的福建籍贯所赐。
话说这嘉靖朝,姑不论内忧,外患就北有俺答、南有倭寇,尤其是倭寇之乱,由元未就祸害不止,到本朝更变本加厉,东南沿海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
老百姓生活在恐惧中,就愈来愈崇信南海女神,即俗称「妈祖」的林默娘。
这一回,皇室请紫姑女神,也顺便请了这位御封「天妃」。林默娘为福建人氏,自然就要由福建少女当代表,以安广大的民心。
也不知是否此次的建醮发生效力,就在几个月後,朝廷诱杀了最大的海盗头子汪直,是除寇以来空前的胜利。
但这胜利是虚幻且暂时的,因为就在同一年,葡萄牙以五百两租借了澳门,世界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大洋上将充满西方劫掠殖民的船只。
在封建制度中腐败僵化的大明帝国,丝毫没感受到那股风潮,还一再禁止百姓出海。
海既不能出,风潮又挡不住,就产生一股股为利所趋的海盗,汪直不过是第一波而已。
这嘉靖三十六年的夏天,来自闽地的十三岁少女王燕姝,望著妈祖慈爱的塑像,她绝对没有想到,她的命运会和遥远蔚蓝的大海,及恶名昭彰的海盗有纠葛不清的牵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言妍
李迟风
王燕姝
巧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