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尽曲(58)

2025-10-08 评论


「不忠不顺也好,我……」他蓦地止住,似才发现自己说什麽。

「你也认了?」她替他接下去,并泛起甜美的笑容。

天更亮了,燕鸟竞啼,海浪哗哗。猛然,屋外的「阿奴」睡醒,开口就叫:「杀又拉拉!阿你的头!」

「我一直没问过,阿奴常常喊的这两句倭话到底是什麽意思?」燕殊问。

「两年来,你终於感兴趣了?」迟风快活地说:「杀又拉拉是『再会』,阿你的头是『谢谢』,是倭人民间的用语。」

阿奴彷佛听到有人在谈它,伸展著鲜红翠绿的羽毛,在窗口亮个相,呱叫一声。

燕姝有所感地说:「告诉我阿奴的故事好吗?」

「阿奴是一个佛朗基传教士由暹逻带来送给杉山藩主,藩主再转送我的。传教士是什麽?哦!是一种西洋宗教,说他们的教主为众民钉上十字架,以後你到澳门会碰到。」燕姝对这教主很好奇,迟风难免要解释一下,却只简单的说:「总之,八年前我义父遭难,船沉时,阿奴被胡宗宪占为己有。後来听说到了严世蕃女婿袁应枢手上,等胡宗宪一倒,又归还我啦!」

「小小的阿奴竟能在仕宦豪门中穿梭自如,太厉害啦!」她笑著说。

「没错,它看尽一切,却不必承受一切,也算是它的幸运。」迟风说。

阿奴扑两下翅膀,又在窗前摇尾巴,那天真笨拙的模样令人发噱。它当然没意识到自己和嘉靖的三位观音都巧妙地有过关联,其中一位,还为它认真地写过一篇「鹦鹉赋」,将它比成碧海珊瑚……

鸡啼数声,樱子习惯性地起来梳妆,再打理一群汉子的整日生活。当她走到小庙前,东海日出煌煌,粉红霞光漫天,而巨岩上,是迟风背著尚无力行走的燕姝,正一起欣赏著朝阳,沐浴著三月的温煦,缱绻相依,如将比翼双飞。

不忠亦不顺,燕姝仍不如平户女子般令她满意,但无法否认的,全天下也只有燕姝能制得住迟风的狂浪野性。

而且,凭良心说,他们的确是她见过最美丽的一对人儿。泪湿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觊。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

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毛滂·情分飞

闽地某地方县志,在嘉靖四十四年处,有一页写著——

王燕姝,福建浦口人,明嘉靖二十三年三月十五日生。生时翔燕云集,吉天庇佑。秉性聪颖明慧,独有异志,愿效天妃临水二神,救世济人为职。一年寇乱猖獗,自请赴海降魔镇邪,不数月海疆大平,荒茫沧浪,燕姝不复得归,年二十一岁。

没错,就在燕姝「赴海不归」这一年,闽广多年的倭寇之乱平息。唯戚继光不死心,一意想找回失踪的燕姝;但朝廷不喜欢长征大海,两年後,遣调戚继光到北方打俺答,从此,他再也没有回闽广,成为一生憾事。

其实,当时海洋也逐渐产生大变化。日本战国时代结束,倭人不再四散,全由丰臣秀吉掌控。而西洋各国,在葡萄牙之後,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的舰队也驶至东亚,攻城掠地,发展武力殖民贸易。

在海洋如火如荼的争霸战中,唯有封建明朝仍无所觉,行「海禁」政策,坚守「海上为不征之地」。於是,有心大海如迟风者,只能凭一己之力,为汉人在海疆打下一片生存天地。

无奈在朝廷眼中,他都仅是非法的海盗头子而已。

迟风助杉山藩主夺政权失败後,带著妻子燕姝辗转各岛屿,夫妇俩都极受南洋华人的敬重。年纪渐长,有落叶归根之感,方悄悄遁回闽地,在赤霞、长坑一带起厝隐居,行踪神秘。

燕姝育有两公子、一千金,都是大海的儿女,她每到一处,必不忘宣扬妈祖慈悲济世的信仰,并广建天妃宫。

两公子承父志,曾计画垦殖日本、东番和吕宋列岛,至孙辈与郑芝龙交好,为结拜兄弟,且互通姻亲。

燕姝晚年,郑芝龙曾来参拜。她论此人相貌俊伟,有胆识及野心,不羁狂效如年轻时的迟风,断定必大有可为。果然,他後来接收了所有汉人的海上势力,成为一方霸主。

明崇祯元年(西元一六二八年),福建巡抚招降海盗郑芝龙,这是继汪直和李迟风两回失败後的首次成功,表示明朝终於知道海疆的重要,双方有了诚心合作的共识。

可惜的是大明气数已尽,再十六年後亡於东北女真的清朝。郑芝龙转而降清,其子郑成功以民族大义与父决裂,成为反清复明之领袖。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言妍 李迟风 王燕姝 巧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