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我会晚起来,才把这些芦苇放到我身上?”莫晓湘挑眉,难得针锋相对的回道,但眼里却蕴藏些许笑意。
龙似涛顿时语塞。事实上,当他第一眼看见她时,想到的便是这首“秦风蒹葭”,所以才有以诗入画的念头,但又不能让刚伤愈的她站在溪边吹风给他画,只得劝她多留一夜,再将大把清晨刚摘的芦苇放到她膝上“营造意境”,没想到她却醒得这么早。
“你的画,跟你吟的持有关系吗?”她不动声色的问道,脑中开始响起他富有情感的嗓音。
龙似涛有点狼狈的抱着那一大把芦苇,闻言耐心解释道:
“那是诗经秦风里的‘蒹葭’,‘兼蔑’可以是芦苇,也可以是荻草的意思。”他的眼神不自觉飘向屋外摇曳的芦苇,续道;“诗人追寻他遥不可及的爱人,从水中央、到高地、再到沙洲,但佳人依旧芳影渺渺,于是一唱而三叹,表达心中惆怅之意。”
她闻言恍然,不禁留神打量他手中的青翠芦苇,道:“想不到芦苇也有这文雅的名字。”
他一笑,“现在是阳春三月,要是到了九九重阳,黄茫茫的芦苇花掀起层层絮海,那模样才真叫做壮丽。”他娓娓道来,仿佛美景就在眼前,让一向薄欲无求的莫晓湘都听得悠然神往。
“重阳芦花?”她细思,这恐怕是她第一次这么留意以往被视为路边杂草的植物。她的生活向来只在杀人与被杀之间摆荡,从未留心探索过他口中的四时变化,也意不在此。
“是啊,”他见她如此感兴趣,也笑逐颜开的点头。“到时枫叶芦花秋兴长,有机会你定要留意。”看她没再追问自己的怪异行止,龙似涛暗松口气,神情恢复以往的潇洒自在。
见莫晓湘犹沉溺在自个儿的思绪中,他也没多说,只是放下怀中大把芦苇,接着捡起一根芦茎撕去叶子,掐断头尾,双手再折腾一下,一管芦笛霎时间就在他手中成形。
“拿去吹吹看。”他笑道,将芦笛递到她眼前。
莫晓湘看了好一阵子,才将信就疑的将芦笛接过置于下唇,果然轻一吐气,一道压抑而出的啸音就从唇下奔放而出,吓得她连忙移开了嘴。
“我以为芦管只能拿来在水中换气用的。”她道,似乎不能了解为何纤细的芦管能发出如此嘹亮的声音。
“事物皆有两面,端看人们怎么去对待。”他道,话里有着弦外之音。“如同火可燎原,亦可让人们取暖。”
莫晓湘没回他话,静静地打量手中芦笛,似乎在思考他的话。而龙似涛却是玩心大起的折起另一只芦笛,没多久,清脆愉悦的乐音又在他唇下飞越而出,与昨天的遗世独立各擅胜场,教人分不出高下。
笛声渐止,龙似涛随手将芦笛搁在胸口,双手枕头半靠在墙边,状似随意的问道:“你出门都习惯蒙面的吗?”
莫晓湘闻言愣了一愣,好一会儿才点头。
“这样把脸蒙起来,不嫌气闷吗?”他继续得寸进尺的问道,一点都无视于她的僵硬不自在。
“习惯了就不会。”她显然是不常与人以闲聊的口气说话,一句简短的回答都要琢磨半天。
龙似涛却像颇为赞同般连连颔首。
“姑娘花容月貌,不蒙起脸的确易招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虽然他深信她有能力解决那些见色起意的毛贼。
莫晓湘有点不知该如何应对他的恭维。从小她生长的环境周围都是女性,即使有接触男性,也多为刺杀攻击的对象,而她惯于蒙面,别说会听到这些恭维她容貌的话。
“我说的都是实话。”龙似涛真心诚意的道,否则他也不必大费周章把她留下来,只为能在扇面留下她的倩影。
莫晓湘望着睡姿宛若卧佛的他,终于开口将心中久藏的疑问道出:“那么你当初怎么没揭开我的面罩?”
“因为你并不想让我揭开,对吧?”他含笑说出令她怎么都猜想不到的答案。
她有点不可置信的眨眼。他说的一点都没错,她当初的确是不愿让他这来意不明的陌生男子揭开面罩,但从没想到他居然能一猜就中。
龙似涛折扇扇啊扇的,温暖的眼里有着谅解,像是在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我本来也是不蒙面罩的,”一阵静默后,莫晓湘果然如他所料般开口,说着从未向外人道的心事。“十六岁那年,我第一次出任务。”
“那人是江北泅水帮旗下头号智囊,武功平平,却是好色鬼。”她脸上透出缅怀的神色,想起当初师父给那人的评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唐琰
龙似涛
莫晓湘
杀手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