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一个花白头发的老人,一接到他们进镇的消息,立刻跑了过来。“唐姑娘,你可来了,咱们等你好久了,最近……”及奔至近处,瞥见晓月,这么个丰神俊朗、谪仙似的人物,山野村民何曾见过此等人间龙凤,不觉有些口拙,呐呐地将底下的要求给吞了回去,只能手足无措地立着。
“福佬,这位是我的朋友,慕容公子。”小仙又指着老先生对晓月道:“福佬是再来镇的掌事。”
“慕容晓月见过福佬。”对于长幼尊卑之分,晓月倒是执礼甚明。
“哪……哪里,公子不必客气。”见到来人丝毫没有一般富者目中无人的狂妄、嚣张样,福佬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欣喜的笑容。
没办法,他们这个镇实在太穷了,穷到人们几乎连灵魂都可以出卖,所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他们能够抛弃自尊,只求生活,但却自卑得不敢与外人沟通。
在福佬的领路下,晓月和小仙走进了一间破落户里,两支白腊烛凄凄惨惨地点在桌面上,一个妇人和两个流着鼻涕的小孩分别跪在门廊处,见到来人,泪水随之淌下,硬着喉头泣道:“唐姑娘,相公他……”家里惟一的男人死了,生活顿时陷入困境,邻居和朋友们又皆穷困,无人能帮助他们孤儿寡母?他们甚至连丧葬费用都筹不出来,只能任丈夫的尸身横曝门板,一家人相对垂泪。
小仙红着眼眶,酸楚地长吁一口气,拿出二十两白银交给妇人。“赶快帮你家相公办妥后事吧!”
“多谢唐姑娘,谢谢,谢谢。”母亲领着两个孩子不停地磕头,小仙不敢受,忙闪了过去。
晓月走过去扶起妇人,眼前的难关是过去了,但以后呢?他比较担心的是他们的未来,总不能叫一个弱女子,也跟着上山垦地吧?除非她另有某一技能,否则仍是麻烦。
“这位大娘,我可不可冒昧请问您一件事?”
妇人对于陌生人仍是有些畏惧,将两个孩子紧紧的拥在胸前,怯怯地道:“公子请问。”
“请问大娘是否有擅长的技艺?”
“我会刺绣。”
“可有成品让在下观赏一番。”
“这……”妇人一股为难,家里一贫如洗,谁还有空搞那玩意儿?每天忙着张罗三餐都不够了。
“任何东西都可以,一小块足矣。”晓月主要是想看看妇人的手艺是否够得上买卖的标准。
妇人闻言,进屋半晌,取出了一块方巾递给晓月。
“这是我出嫁前,给自己绣的嫁妆,不知道可不可以?”
晓月接过来一看,不由在心中长叹一口气,果然手艺平平。这种东西绣死了,也卖不到好价钱,看来大家都需要一番“职前训练”了。
“多谢大娘,那我们就先告辞了。”他将巾子还给妇人,又上前合十一拜,尽了对死者的礼数后,才与小仙、福佬告辞离去。
三人来到福佬家,晓月看出镇里的人对小仙都十分恭敬,她出的主意大家也很听从,便将怀中行前拟妥的计划书交给她,示意她向福佬解释改变大家生活环境的构想。
福佬听得大喜,惟一的问题是要开发山坡地,这点让他心里相当不安。
晓月看出他的忧虑,也明白这种事不能强求,只能委婉说服,遂开口道:“福佬,我们可以先在山上盖一座山神庙,祈求山神保佑镇民们五谷丰收,我们每年办一次丰年祭以谢天思,这应该可行吧?”
“但经费……”
“这点由我们来想办法。”小仙自告奋勇。
真够热心的,可惜不用大脑,几十万两那!上哪儿筹?但她已经答应,晓月还能怎么样,只得苦笑着点头。
“这事儿福佬就不用担心了,我们会办妥的,但有一事,倒是得请教福佬,不知您对镇民们的了解有多少?”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再来镇’里没有我不认识的人。”
“那么请问福佬,镇里的人除了下田农作外,可另有手工技艺?不论编、织、雕刻……什么都可以。”晓月问道。
“公子所指的可是蓑衣、草鞋、简易农器之类的东西?”
“差不多。”晓月点头。
“这种东西大家都会做,但论到手艺精巧者倒是不多,两三人而已。”
晓月心里大致有谱了,这些人想做自营工业大概是不可能了,最好能有人来教导他们手工艺,让镇民们先由家庭代工做起。
他脑筋立刻动到了前“怡红院”的姊妹们,那些姑娘皆来自天南地北,异域、东瀛的也有,人人都有一双巧手,不论是琴棋书画、针工绣黹、纺纱织布、印版雕刻……差不多每一个姑娘都拥有一项超绝的手工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董妮
慕容晓月
唐小仙
穿越时空
春风一度